伴著時代的春風,踏著鏗鏘的步伐……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年,跨入了基層教苑這塊美麗園地,辛勤耕耘,不停播種,把美好的青春飛揚,把沸騰的激情飄灑。他,就是獲得“咸安區2017年度優秀教師”的該區浮山學校體育教師、政教主任——陳浩。
今年39歲的陳浩,曾就讀于市體校、函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大學專科畢業;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湖北省教育學會會員,咸寧市體育學會會員;先后任教于咸安區賀勝橋鎮中心小學、賀勝橋鎮中學、浮山中學,2012年9月于浮山學校(原浮山中小學)任教至今。掐指一算,陳浩已在基層一線教育辛勤耕耘了20個春秋。可謂:一片丹心寫赤誠。
“不離不棄” 扎根教育
賀勝橋鎮是咸安區北面最偏遠的鄉鎮,緊鄰武漢市江夏區。上世紀90年代,這里通往村組的都是泥濘路,緊鄰的107國道,大型重貨車多,交通擁堵,路面損壞嚴重,睛天出門一身灰,雨天出門一身泥,環境條件艱苦,生活清貧潔白。1997年9月,陳浩畢業分配到賀勝橋鎮中小學任教。對此,他沒有灰心,而是說,這沒什么。這些年,他多次有離開教育,“脫貧致富”的機會,可他對教育“一往情深”,始終看好教師這個職業,深深眷念著基層教育這塊園地。上世紀90年末,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陳浩,接到了遠在廣東深圳闖蕩的同學電話,誠請他去深圳一起發展,并許諾每月收入不低于他教書工資的3倍。面對如此大的誘惑,陳浩思考許久后,還是婉言謝絕了。他說:“我不能為了錢,而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業啊!”
時間的年輪轉到2006年初,一位好心領導提出幫助陳浩調到行政部門工作,并說不需要他花一分錢送禮。可陳浩眼前立即浮現那一雙雙親切期待的目光,想到自己所教的那群純樸可愛、天真爛漫的孩子,心理無形之中產生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感。他淡然一笑:“謝謝,我覺得教書還可以。”就這樣,陳浩一次又一次地放棄機會,在教育這塊平凡、樸實的崗位上默默耕耘。
播灑愛心 呵護學生
2010年冬的一天下午,上體育課時,陳浩發現學生王東(化名)臉色不好,精神不振,便立即讓他下來休息,并關切地詢問,然后摸他頭部,感覺十分發燙。于是,陳浩將他帶到衛生院檢查。經診斷,王東患了病毒性重感冒,體溫達到39.8度,需要馬上住院治療。對此,陳浩沒多想,當即拿出500元錢為王東交了住院費。看著一滴滴液體不停地注入自己的體內,躺在病床上的王東禁不住眼淚直流:“陳老師,您真好!”
將王東安頓好已是晚上八、九點鐘,這時,愛人打來電話說,孩子吵鬧著哭個不停,喊著要"爸爸",要他馬上回去。可他卻說,王東住院身邊沒人照顧,自己要留在醫院照顧他。“你怎么不通知家長呢?”愛人在電話里問。“他父母在廣東打工,家里只有個老奶奶,一時半會來不了。”陳浩這樣回答著。第二天一清早,王東的奶奶來到醫院,看到守護在孫子病床邊的陳浩,感動得淚流滿面。這是陳浩關愛呵護學生的一個縮影。多年來,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他始終用一顆愛心在呵護著每一位學生。
學高為師 身正為范
為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陳浩始終遵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一理念。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作出表率,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他堅持與學生談心、交流,同學生坐在一起參加主題班會討論,看見那里臟了或有煙頭、廢紙便主動檢起來,丟進垃圾桶。一次,陳浩所帶的班教室走廊上有一些泥土、紙碴,很多學生視而不見,沒有一個學生主動去打掃。對此,陳浩沒有做聲,更沒責備他們,而是自己拿起掃帚打掃。這時,學生們看到老師在打掃衛生,都感到無地自容。于是,紛紛過來幫忙。
為做到"學高為師",陳浩一方面加強政治學習和師德修養。即學習中央、省、市、區、處(鎮)、區教育局、教育總支一系列教育工作精神;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讀本,不斷加強政治修養,加強師德修養。同時,陳浩十分注意加強體育教學業務學習。例如,他通過網上查閱資料,積極學習《田徑運動訓練教學手段創新》等文章,結合自身體育教學工作實際,把積累的體育知識與網絡資源相結合,力求體育教學業務的綜合性、實踐性、體驗性,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體育教學特色。由此,他先后獲得了各級授予的“教學常規工作先進教師、課題研究先進個人、教學案例一等獎、優秀栽判員、優秀教練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袁義勛:認真履職育桃李
下一篇:
鄧偉:教苑園地吐芳華
易秋生,在咸安區教育界可是個響亮的名字。他今年51歲,咸寧高中高三B7、B9班地理老師。上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北省黃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