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煅煉一個人毅力和意志的時候,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考生的心理及高考的發揮。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來臨了。筆者日前來到咸寧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理門診,采訪了心理學專家、主任醫師祝家勝。據他介紹,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參加高考,就會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并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定位:高考在即,摸擬考試,調研考試,各種考試會接連不斷,要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有一個正確的評估,預期自己的成績或名次,既不要好高鶩遠,也不要妄自菲薄。
2、增強自信:只要有自信,明白自己的優勢,就會達到理想的目標。不要以一次考試成績或名次的一點變化,就對自己掌握的知識產生疑慮,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
3、心情平靜:要正確認識高考,10年寒窗,高考就是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不要怨天尤人或怨世不公,其實,高考制度是現時變革社會中彰顯機會均等原則的重要體現。高考成績雖然殘酷無情,但高考制度是公平而有情的。要保持一種平常、平靜、樂觀、豁達的心境,你只要調整好心態,好好把握就是了,相信一份耕耘,會有一份收獲。
4、注意調節:高考考試時間與平時在校學習的作息時間不一樣,要利用好(自己)人腦的生物節律,掌握用腦的最佳效率時期。不要把眼光僅停留在書本上,去參加一些適當的戶外活動,散散步、打打球,放松自己的心情,注意睡眠和休息,不隨意改變自己的生物鐘。要學會掌握技巧,盡可能把握在最佳興奮時段進場,這樣既可以提高解題效率,又會減少失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配合默契:高考不僅是在考學生,更是在考家長。學生累腦,家長累心。孩子要參加高考,許多家長是陪讀或陪到考場,但家長要象平時一樣,不必過多的問長問短,過份的關心,這會讓小孩感到不安和焦慮,要配合默契。小孩考前一些緊張、焦慮屬正常現象,不必為此驚慌,制造緊張氣氛。其實,適度的緊張還利于水平的發揮,但如果小孩過度緊張、焦慮,甚或影響睡眠,就要到心理門診去咨詢,切勿埋怨指責,也可講一些幽默風趣的故事來調節氣氛。(通訊員 王天龍)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今年高考首次推遲交卷時間
下一篇:
3大招術助考生高考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