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度咸寧市“新時代好少年”表彰名單中,咸寧市實驗小學六(2)班的張梓添名列其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培養了她勤奮、踏實的優良品質,從小在她稚嫩的心靈中播下了一顆顆充滿愛心的種子,老師們陽光雨露般地滋養,使她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新時代少年。
勤奮上進的“小能手”
“等等,你們后退一點,放松,別拉繩子。”近日,班級組織拔河比賽,張梓添作為裁判一邊宣布比賽規則,一邊做最后的準備工作。日常學習中,張梓添擔任各種職務,因各方面表現突出,在班上很具有感召力。
“有的學生學習好,表現也好,但不如張梓添一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任何工作交給她,都不會出錯。”班主任張曉玲老師表示,因為有繪畫特長,她的作品每學期都會出現在學校宣傳櫥窗。班級黑板報、主題活動的背景設計等,都是以張梓添為首的幾名學生負責。
學習上,她更是嚴格要求自己,書寫特別認真。語文作文有個草稿本,還有一個新作文本。她的草稿本字跡工整,常常在班上傳閱。四年級時,她還成功競選為英語課代表。她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背記課文、單詞,還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講題。
安靜、踏實,是張曉玲對她個性的印象。二年級開始,班級衛生都由學生獨立做。那時候的張梓添就已經會掃地、拖地,常常在別的同學說說笑笑聲中,就已經默默地做好了衛生。也因為她會勞動,任勞任怨,被推選為班級勞動委員,這一當就是三年。去年因加入大隊委工作更忙了,才調整為值日班長。
在班級的各類評比中,張梓添總是名列其中,“閱讀之星”“最美學生”“優秀班干部”“小學霸”等。
充滿愛心的“小天使”
張梓添父母都是教師,在他們看來,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應該培養她服務社會的擔當與責任意識。他們會有意識地帶領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2018年2月,張梓添第一次參加了社會公益活動——“帶著我們的愛去大幕——愛心行動”活動,慰問大幕山貧困家庭及孤寡老人。去之前,父母給她簡單介紹了活動內容,協助她準備了米、油、水果等年貨。到了活動現場,雖然沒有和孤寡老人過多的交流,但看著他們簡陋的居所,張梓添感觸頗深。因為自己的小小付出贏得了贊許,讓她倍感快樂。或許就在那一刻,她突然真切地體會到了書本里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義所在,給他人帶去快樂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
后來,張梓添陸續參加了“愛的天使在行動——陽光助困小義工”等社會公益活動。“我之所以會帶她去參加志愿活動,就是想讓她體會不同的生活環境。”張梓添爸爸說,也許對城市孩子來說一支筆、一袋零食不算什么,但她會有深切的感受,從而也真正能明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生活的意義。
多才多藝的“小精靈”
熱愛畫畫、運動、跳舞、練字、閱讀,張梓添的課余生活特別豐富,在她的臥室一面墻上貼滿了各種獎狀。
從小就愛畫畫的張梓添,只要一張紙、一盒畫筆,就能在書桌前畫一下午。上小學后,閱讀讓她找到了更多樂趣,一本書就能占據周末一半的時間。《愛的教育》《童年》深受張梓添的喜愛,在她的摘抄本上,記錄了很多精彩語句,就是這樣大量的課外閱讀,詞匯量也相當豐富,張梓添的寫作如魚得水,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在班級分享。
古人云:“動靜相濟,勞逸適度。”體育鍛煉也是家長關注的重點。在一次視力篩查中,醫生建議通過羽毛球運動保護視力。也是從那之后,爸爸陪她上羽毛球課,課后陪練。每每看到她滿頭大汗,爸爸心疼不已,但還是要鼓勵她堅持訓練。也是這無數次的堅持,強健了體魄,練就了張梓添堅韌不拔的個性。
此外,父母也鼓勵她積極參加各類比賽活動,既是檢閱,又是學習。學校書法寫字比賽,她的作品被刊登在學校校報《學校與家庭》上。學過古箏的張梓添,上過學校“六一”兒童節匯演的舞臺;因為擅長運動,作為運動健將代表班級參加運動會并且成績突出。
多彩的學習生活豐富了張梓添的童年,也豐盈了她積極向上的品質,積極面對各種挑戰。
記者 熊大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努力前行的蝸牛也能爬得很遠 ——記“新時代好少年”之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程振宇
下一篇:
咸寧市教育局“五大”特色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