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希子
在青少年的成長道路上,積極向上、格調高雅的音樂作品不僅是他們心靈的慰藉,更是塑造個人氣質、提升綜合素質的寶貴資源。該如何科學培養青少年的音樂素養呢?
咸寧市第二小學王老師介紹,青少年正經歷著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強的階段,家長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他們接觸不同風格和時期的經典音樂作品,來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從古典到現代,從民族到世界,每一種音樂都像是一扇窗,透過它們,青少年可以窺見不同的文化風景,感受多樣化的情感表達。
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程應著重于音符識別、節奏感知、旋律構成等基本概念的教學,這些是理解音樂結構和創作原理的基石。通過系統學習五線譜閱讀、音階和調式、以及基礎樂理知識,學生們能夠更好地解讀樂譜,理解作曲家的意圖,從而在欣賞和表演時更加游刃有余。
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音樂會、工作坊等多種途徑,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逐漸加深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鑒賞力。此外,學校音樂課程應當設計得生動有趣,結合實踐活動,如小組討論、互動游戲等,讓學生在參與中深化理解,享受音樂。
除課堂教學外,親身參與音樂實踐是提升音樂素養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至少一種樂器的學習,無論是鋼琴、吉他、小提琴還是中國傳統樂器,都能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演奏技巧,體會音樂旋律與情感表達之間的微妙聯系。
青少年在學有余力的前提下,還可以多參加學校的合唱團或樂隊,不僅能提升個人的聲樂或器樂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傾聽、協調與溝通,這些都是未來社會生活中極為寶貴的軟實力。
需要注意的是,音樂教育不僅僅是技能的訓練,更是審美情趣與人文素養的提升。通過分析經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作曲家的生平及其時代背景,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音樂與社會、歷史、哲學的關聯,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與同理心。
此外,參與音樂節、觀看音樂劇演出、講座等活動,能讓學生近距離接觸藝術工作者,感受專業的魅力,進一步拓寬視野,深化對音樂藝術的理解與尊重。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如何培養時間觀念
下一篇:
如何培養幼兒社交能力
:“仔細檢查核對表格,做到事項明晰。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調整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在“一補”的...
日前,國家教育部公示《第十四屆宋慶齡獎學金獲獎候選人和優秀組織獎獲獎候選名單》。宋慶齡獎學金是1994年由教育部、中國福利...
原標題:唐代九霄環佩古琴現身“中國古代樂器展”傳世僅4張新石器時代的骨笛、唐代九霄環佩琴、清代十二律管等200余件(套)樂器...
賈湖骨笛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西周四虎镈鄒雅婷攝商代婦好墓鸮紋特磬鄒雅婷攝唐代李貞墓三彩騎馬樂俑范立攝提起中國古代音樂,...
“暑假班想給孩子選一門樂器學一下,但是不知道怎么選才是適合孩子的。
特約記者胡劍芳“古田畈,好地方,兩港泉水潤田莊,四面青山相擁抱,幸福生活響當當!”2月6日下午,一場由農民自編自演的春...
■孫震《楚辭》是據屈原等楚辭作品輯補形成文獻,在中國先秦音樂史研究中具有獨特價值。《楚辭》作品中描述的音樂活動具有鮮...
一些劇團還經常碰到群眾接戲時,把是否會唱傳統提琴戲作為演出成交的必要條件,充分反映出崇陽戲迷觀眾對傳統提琴戲的欣賞需求。
聯歡會中,還穿插了校歌接唱,聽音樂猜歌名、背乘法口訣表等游戲互動環節,現場觀眾樂在其中,共享美好時光,增進彼此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