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光谷第十二小學 章甜甜
摘要:本研究重點關注小學音樂教育里節奏素養培養方面的關鍵問題,選取人音版一年級的《竹子冒尖尖》作為例子,探索在智能終端支持的情況下的節奏訓練創新模式。研究設計了“魔法圖譜”系統,把抽象的節奏符號轉變為動態可視化界面,構建起“手勢圖譜 - 聲音生成 - 智能評價”的閉環學習系統。借助“畫 - 聽 - 玩 - 創”四維教學路徑,有效地解決了低年級學生節奏學習時枯燥且難以理解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節奏訓練;智能終端;可視化圖譜;交互設計
引言:音樂屬于時間的藝術,而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所在,節奏感作為音樂素養的基礎部分,是學生音樂能力發展的關鍵要點,不過在傳統節奏教學過程中,低年級學生大多時候難以理解抽象的節奏符號,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難以長時間維持專注。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智能終端給音樂教學給予了新的可能性。基于此,本研究試著把智能終端與小學音樂節奏教學深度融合,構建“魔法圖譜”節奏訓練系統,讓抽象的音樂符號轉變成生動的視覺圖像,使枯燥的節奏練習變為有趣的互動游戲,提升學生的節奏素養。
一、以理為據:節奏素養啟蒙的價值指向
節奏訓練是音樂啟蒙的首要任務,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從認知發展和音樂教育規律看,節奏素養的早期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
(一)音感入門,從“節”出發夯基礎
節奏作為音樂要素里最早被人感知的元素,也是在音樂維度中最容易憑借身體去感受的,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著重指出,節奏訓練是構建音樂感知的根基,針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借助身體律動去感受節奏乃是音樂學習的自然起始點。以《竹子冒尖尖》這首歌為例,它采用三拍子,有著十分鮮明的節奏特性。“強弱弱”這種規律感和竹子生長的意象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借助節奏訓練,學生可先確立對三拍子的感受,接著逐步領會旋律、力度等其他音樂要素,形成完整的音樂感知[1]。
(二)節奏為骨,貫通聽唱動寫全維度
節奏素養并非僅僅關乎單一技能,而是貫穿于音樂能力全方位發展的核心線索,依據柯達伊音樂教育理念,節奏訓練可有效地整合聽覺、聲音表達、身體律動以及音樂識讀能力。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學當中,節奏訓練成為了聯結各項音樂活動的紐帶:學生先聽辨節奏,接著借助演唱來表達節奏,然后用身體動作去表現節奏,最后嘗試識讀與創編簡單的節奏譜。
(三)游戲為媒,促發動手動腦雙通路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游戲化學習是契合其認知特點的有效途徑。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特別強調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核心位置,結合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把節奏訓練設計成游戲形式,可激發學習動機,延長注意力持續的時間[2]。
二、以技為器:“魔法圖譜”系統的結構設計
為有效支持節奏訓練,本研究結合智能終端的技術特性,精心設計了"魔法圖譜"系統架構。系統結合觸屏交互、聲音生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了直觀易用的音樂學習環境。
(一)圖譜直觀,轉譯抽象節奏語言
節奏作為音樂要素里最早被人感知的元素,也是在音樂維度中最容易憑借身體去感受的,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著重指出,節奏訓練是構建音樂感知的根基,針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借助身體律動去感受節奏乃是音樂學習的自然起始點。以《竹子冒尖尖》這首歌為例,它采用三拍子,有著十分鮮明的節奏特性,“強弱弱”這種規律感和竹子生長的意象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借助節奏訓練,學生可先確立對三拍子的感受,接著逐步領會旋律、力度等其他音樂要素,形成完整的音樂感知。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先依靠拍手去感受“強弱弱”的三拍子節奏,然后再結合“魔法圖譜”系統里放大的視覺圖像,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中“XXX”和“XX XX”這兩種主要節奏型。有一位學生在體驗過后說道:“原來音樂里的節奏就如同心跳一般,有規律地跳動著,我現在可感覺到音樂在跳舞了!”這種從節奏著手的方式,為學生開啟了音樂世界的大門。
(二)觸屏互動,增強操控沉浸體驗
節奏素養并非僅僅關乎單一技能,而是貫穿于音樂能力全方位發展的核心線索,依據柯達伊音樂教育理念,節奏訓練可有效地整合聽覺、聲音表達、身體律動以及音樂識讀能力。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學當中,節奏訓練成為了聯結各項音樂活動的紐帶:學生先聽辨節奏,接著借助演唱來表達節奏,然后用身體動作去表現節奏,最后嘗試識讀與創編簡單的節奏譜[3]。
“魔法圖譜”系統設計了獨特的節奏可視化方案,把抽象的節奏符號轉化成了動態的圖形。在課上,學生依靠觸摸屏幕上移動的節奏圖案,產生相應的聲音,同時身體也會隨之律動起來。這種多感官參與的學習方式,讓節奏概念從抽象變得具體可感,有效地解決了低年級學生對節奏符號理解險阻的問題,教師觀察發現:“學生不再只是機械地拍手跺腳,而是可將聽到的節奏與圖形、動作、聲音自然地聯系起來,形成了完整的音樂認知。”
(三)智能反饋,構建即時評價閉環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游戲化學習是契合其認知特點的有效途徑。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特別強調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核心位置,結合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把節奏訓練設計成游戲形式,可激發學習動機,延長注意力持續的時間。
在《竹子冒尖尖》教學里,“魔法圖譜”設計了“竹子成長記”游戲,將三拍子節奏與竹子生長的過程結合在一起。學生依靠正確拍打屏幕上出現的節奏圖案,使得虛擬竹子逐節生長,要是錯誤了則會讓竹子生長停滯,這種把抽象節奏概念與具體形象相結合的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讓節奏訓練從單一的認知活動轉變成了動手實踐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復合活動。
三、以趣為徑:"畫-聽-玩-創"四維路徑激活節奏體驗
基于"魔法圖譜"系統,本研究設計了"畫-聽-玩-創"四維教學路徑,將節奏訓練從單一技能訓練拓展為全方位音樂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一)以"畫"感節奏:手指描軌覺強弱
“畫”指的是借助手指的運動來描繪節奏軌跡,把抽象的節奏轉變為具體的動作,此方法依據人體運動學原理,借助身體動作構建對節奏的肌肉記憶。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演示怎樣用手指在空中或者平板上“畫”出三拍子的節奏形態,第一拍向下劃的時候力度大一些,后面兩拍輕輕點一下,以此形成“竹子生長”的動作意象。系統設有“節奏描繪”模式,屏幕上會顯示出節奏軌跡引導線,學生沿著這條線滑動,去感受節奏的流動,針對“XX XX”這種較為復雜的節奏型,圖譜上會呈現出十分突出的連接線,引導學生準確把握音符群的時值關系。
(二)以"聽"悟節拍:圖音對位促辨識
“聽”指的是依靠耳眼協同合作來訓練節奏聽辨能力,系統設計了“視聽結合”模式,把聽到的節奏與看到的圖形同步展示出來,強化聽覺與視覺的聯結。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學中,當系統播放歌曲時,屏幕上會同步顯示出對應的節奏圖譜,強拍處的圓點會放大并閃爍,弱拍處的圓點較小,直觀地呈現出三拍子的“強弱弱”特征。教師設計了“節奏猜猜看”游戲,先播放一段節奏,讓學生猜測對應的圖譜,接著借助系統顯示出正確答案,以此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
(三)以"玩"促律動:闖關游戲強節感
“玩”指的是將節奏訓練融入到游戲情境當中,借助闖關挑戰來激發學習動力,系統設計了多種游戲模式,比如“節奏接力”“竹子成長記”等,把節奏練習轉化為有趣的挑戰,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學里,“竹子成長記”游戲把歌曲的節奏特點與竹子生長的意象相結合。學生借助正確拍打屏幕上的節奏點,讓虛擬的竹子一節節長高。游戲設置了多個難度級別,從簡單的三拍子基本節奏,到復雜的“XX XX”節奏型組合,契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每完成一個級別,系統都會給予獎勵和鼓勵,借助游戲化設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氣氛活躍且有序[4]。
(四)以"創"育思維:節奏編配啟表達
“創”指的是鼓勵學生進行節奏創編,培養音樂創造力。系統提供“節奏創作室”功能,學生可拖拽不同圖形組合成自己的節奏作品,系統會即時播放效果,在《竹子冒尖尖》的教學拓展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為歌曲創編簡單的節奏伴奏,學生可以在系統中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音色,像沙錘、碰鈴、小鼓等,然后借助觸摸屏幕拖拽節奏圖形,創作適合《竹子冒尖尖》的節奏伴奏。系統會自動調整節奏的量化參數,保證學生創作的作品符合音樂規律。
結束語:
"魔法圖譜"節奏訓練系統的實踐應用,為小學音樂教育提供了創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將智能終端技術與音樂教育深度融合,系統有效解決了低年級學生節奏學習中的難點問題,促進了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武漢市光谷第十二小學 章甜甜)
參考文獻:
[1]程芳艷.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與動作結合的實踐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5,(03):25-27.
[2]趙恩棋.樂感培養視角下開展小學音樂節奏教學的實踐路徑[J].琴童,2025,(02):19-21.
[3]錢文欣.基于審美感知的小學音樂節奏創編教學方法[J].琴童,2024,(19):117-119.
[4]蔣輝.音樂教學中學生節奏感的培養策略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24,(24):50-52.
編輯:zhufengjin
上一篇:
小升初孩子如何銜接
下一篇:
以“窮”激心,以情育德 一次語文課堂融入德育的實踐
“這些書很適合低年級學生看,對他們閱讀興趣的培養有很好的啟蒙作用。活動中,志愿者走進班級教室,與學校師生互動交流,并為...
咸寧網訊記者劉震、見習記者張克鼎報道:番茄雞蛋在快速翻炒后香氣滿滿地出鍋,木料刨花在幾分鐘內簌簌落滿一地,布料在快速...
教師身上被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師生和家長認真聆聽倡導熱愛讀書的演講,共讀《美的歷程》、交流分享《山海經》《蘇東坡傳》等經典好書,齊誦祝福《書有光·...
隨著開學的腳步越來越近,不少孩子出現了各種“焦慮”情緒。
《海錯圖筆記·肆》內容簡介:作者無窮小亮研究這本清代海洋生物圖譜已近9年,本書是他的最新也是本系列的收官之作,選取《海...
”農行咸寧分行副行長成耀南表示,該行正加快構建“政策上門+資金直達+科技賦能”三維服務體系,計劃年內新增涉農貸款投放超5...
“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被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也引起了委員們的熱議。
楊軍調研咸安區產業鏈重點企業時要求精細編制產業圖譜? ?精準延鏈補鏈強鏈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4月7日下午,市委副書記...
將科技創新作為支點建設的核心引擎,從實驗室的硬核突破到產業的萬億集群,從人才的“引育留用”到生態的“四鏈融合”,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