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進入尾聲,不少孩子仍深陷電腦、電視的“漩渦”,吃飯、睡覺的作息都被打亂,更別提為開學做準備。幫孩子建立科學的時間管理習慣,不僅能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更能為開學后的規律生活鋪路。
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市實驗小學教師黃麗蓉介紹,時間管理的核心,不是“禁止”而是“引導”。家長應用“可視化規則”框定邊界,讓時間有跡可循;用“替代活動”填充時間,讓興趣替代沉迷;用“家長示范”營造氛圍,讓規律成為日常。
與其籠統地說“少看點電視”“少玩電腦”,不如和孩子一起制定具體的“電子設備使用公約”。比如規定每天可使用1小時,分為兩段(上午30分鐘、下午30分鐘),并明確“前提條件”——完成當天的暑假作業、整理好房間后才能開啟。對于低齡兒童,可用沙漏、卡通計時器直觀展示時間流逝,讓他們明白“1小時有多長”。
孩子“黏”在屏幕前,往往是因為缺乏更有趣的選擇。家長可以結合孩子的喜好,設計能“搶占時間”的活動。如果孩子喜歡動手,可準備積木、手工材料,每天設定“創作時間”;如果喜歡運動,可約定傍晚一起跳繩、踢毽子,或報名短期輪滑、游泳體驗課。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比如一起買菜時讓他算價格,做飯時幫忙擇菜,既能消耗精力,又能培養責任感。當孩子從現實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對電子設備的依賴自然會減弱。
家長是孩子的“時間管理模板”,如果自己抱著手機刷不停,卻要求孩子遠離屏幕,很難有說服力。不妨從家庭作息入手,比如晚餐后全家一起關掉電子設備,爸爸陪孩子下棋,媽媽看書,形成“無屏幕共處時間”;周末不再宅家,而是去圖書館、博物館,或周邊短途徒步,讓孩子發現“外面的世界比屏幕更精彩”。
當孩子明白“合理使用電子設備”與“享受生活樂趣”并不矛盾,當家長用耐心和智慧幫他們找到平衡,屏幕就會從“生活的全部”回歸為“生活的點綴”,孩子也能帶著規律的作息和飽滿的狀態,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咸寧日報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但堂丹
為補齊我市低齡兒童新冠疫苗未覆蓋的短板, 10月27日陸續啟動了3-11歲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相信這一點,是對你自己、家人、朋友和同事最好的鼓勵。與家人一起盡量備好必需的生活物資和醫療物資,同時備好醫療與心理自...
同時,還可以通過不經意間的心理暗示,幫助孩子調整心態,例如和孩子一起買新的文具、一起做假期總結、暢想新學期會發生的許...
可以讓孩子們根據個人情況,自行選擇每天閱讀的時間段、閱讀書目和進度目標,每天讀完書,家長可以讓孩子做個小記錄,也可以...
開學臨近,為了讓孩子們能順利從“寒假模式”轉換到“開學模式”,從容而自信地迎接新學期,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假期...
“這都開學快一周了,孩子學習還是雜亂無章,一點都不知道合理安排時間。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
鄂南高中老師范裕龍說,孩子上高中壓力大,家長需與孩子及時溝通,讓孩子學會合理宣泄、保持良好作息,還可以使用自我心理暗...
市紫荊花教育集團王老師介紹,假期里難免“日夜顛倒”,臨近開學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量回歸上學時的作...
積極的暗示是對孩子的信任,盡管孩子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是被信任的孩子會沿著這個目標不斷修正自己,越來越好,引導孩子以...
新學期開學后,家長們“歡天喜地”的將孩子們送去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