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如象,疏朗峻拔。6 月 8 日,湖北鄉村書法潮走進咸寧暨李邕書法品牌建設系列活動在我市舉行,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依次展開:李邕書法研究中心運行啟動會順利召開、李邕書法品牌建設座談會熱烈舉行、“李邕故里”文化標志設置活動陸續開展,為我市的文化天空添上絢麗奪目的新彩。
文藝界、學術界的眾多專家學者齊聚李邕故里,一場關于唐代書法大家李邕創作的文化內蘊、史學意義及當代價值的深入研討熱烈開啟,為推動李邕書法文化品牌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共同勾勒出李邕書法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壯美畫卷。
賦能地域文化?繪就鄉村新景
青山如黛,竹葉滴翠。6月8日,在咸安大幕鄉桃花尖村進村路口,“李邕故里”刻石在雨中巍然挺立,氣勢恢宏。省書法家協會、市文聯、咸安區等相關人士齊聚于此,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他們還一同冒雨登上鐘臺山,察看了李邕讀書的修靜寺、洗硯池和桃花洞,感受著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們應將李邕文化與當地旅游資源深度融合,以文化的力量推動鄉村振興?!碑斂吹阶约簳鴮懙奈淖只骺淌坝^,前來探訪的八旬省書法家協會榮譽主席徐本一難掩激動之情:“桃花尖村自然資源豐富,楠竹、紅豆杉、櫻花等裝點其間,環境優美至極?!?/p>
“吸引四方游客,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碧一獯妩h支部副書記阮明舒也堅定地表示,將借力李邕文化的獨特熱度,加快完善道路建設、景點配套等基礎設施,將村里的自然景觀打造成新的旅游熱點。
省文聯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孟慶星從文旅融合的角度提出極具前瞻性建議:結合李邕書法打造特色文旅項目,如李邕碑林景區,讓書法藝術從書齋走進大眾生活,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領略書法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中,書法報社董事長、總編輯毛羽建議:在咸寧的公共標識、文化場所中廣泛使用李邕字體,以活化利用激發其“生命力”,讓李邕書法文化融入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善用短視頻等新媒體,創新傳播方式,使書法文化以更鮮活、更易被年輕人接受的形式廣泛傳播。
深化學術研究,筑牢文化根基?
2023年底,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批復同意成立李邕書法研究中心,這一舉措承載著“傳承地方優秀文化,打造李邕書法文化品牌”的重要使命。當天,李邕書法研究中心運行啟動會在湖北科技學院咸安校區圖書館舉行,標志著李邕書法文化的研究與傳承步入全新階段。
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士軍出席啟動會并講話,對中心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希望中心腳踏實地、下足功夫,在學術研究、創新、普及推廣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李邕書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市政協副主席、市文聯主席劉智毅在致辭中也提出殷切期望:研究中心應秉持嚴謹求實的學術態度,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質量學術成果,構建權威資料庫與學術體系,為李邕書法文化的研究提供堅實支撐。
湖北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閆英姿在致辭中表示,咸寧市與湖北科技學院共同組建研究中心,是提升學校藝術學科建設水平、吸引和培養書法人才的重要舉措,對推動地方文化繁榮意義重大。
會上,湖北省文聯二級巡視員張海旺鄭重宣讀湖北省文聯批復文件,省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勁松向李邕書法研究中心捐贈珍貴的李邕《云麾將軍碑》原碑拓片。
徐本一題寫 “李邕故里”,孟慶星題寫 “李邕書法研究中心”……名家紛紛獻墨題字。李一和湖北科技學院副校長李志雄分別向孟慶星、李勁松頒發證書,以表彰他們的貢獻。
中國書法家協會文化傳播與評論委員會秘書長張瑞田認為,李邕的“書名掩蓋了文名”,其詩文同樣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寶藏。李邕書法研究中心應確立“文墨一體”的研究方向,深入探究李邕的文化屬性,以豐富的信息量和堅實的學術支撐,提升李邕文化的社會認知度,讓李邕的文化價值在新時代被廣泛認可與傳頌。
推動普及傳播,彰顯文化自信?
李邕書法品牌建設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品牌定位、學術研究、傳播路徑等關鍵議題各抒己見,現場氣氛熱烈。大家紛紛表示將大力支持、深度參與李邕書法品牌建設,攜手合作,協同共進,為彰顯文化自信貢獻自己的力量。
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曾國平在發言中強調,李邕書法研究中心的設立對咸寧書法界具有里程碑意義。他認為:“李邕敢于突破傳統,在唐代以行書入碑,打破楷書獨占碑刻的慣例,展現出非凡的創新精神。今天的書法工作者也應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摒棄墨守成規的思維,勇于探索創新,推動書法藝術不斷發展?!?/p>
省書法家協會榮譽主席徐本一不僅分享了他與李邕書法的深厚淵源,他還呼吁研究中心不僅要系統整理李邕的書法作品,還應深入研究其家族背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視角去理解這位書法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李邕形象。
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一首次到訪咸寧,他對李邕書法贊不絕口:“李邕是盛唐書法家的杰出代表,正如明代董其昌所言‘右軍如龍,北海如象’,其書法舒展遒勁、氣象博大。”
近年來,我市已成功舉辦三屆 “李邕杯”青少年書畫作品大賽,并編撰出版了《李邕書法作品集》。市書協主席盧方祥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李邕文化進校園工程,培養青少年對書法文化的濃厚興趣,讓書法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代代傳承。
據了解,本次活動作為省書協 2025“墨潤荊楚”鄉村書法潮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動地體現了書法文化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理念。通過引導優質書法資源直達基層,深入挖掘李邕書法文化內涵,打造李邕書法品牌,傳承李邕書法的創造創新精神,為咸寧文化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未來,市文聯將繼續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組織優勢,以務實舉措積極爭取國家級品牌活動,實現省、市、區聯動,同時借助高校的學科研究和傳播陣地優勢,圍繞李邕書法藝術精心謀劃,舉辦形式多樣的書法活動,努力將李邕書法文化品牌打造成為咸寧的一張亮麗名片。
鏈接唐代李邕(675-747),字泰和,是咸寧市咸安區(原鄂州江夏縣金城鄉)人,歷任左拾遺、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唐人張鷟《朝野僉載》中說:“(李邕)文章、書翰、正直、辭辯、義烈、英邁皆過人,時謂六絕?!痹诤毕虒?,李邕一直被尊為鄉邦先賢,奉祀于鄉賢祠,是后世士子學人的楷模。李邕人稱“李北?!?,文辭、書法俱佳,與王羲之等量齊觀,史稱“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李邕書法融合了南方行書與北魏碑體,雄渾大氣又多靈秀,開創了盛唐一代書風,其“行書寫碑”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一次成功嘗試,后世趙孟頫、何紹基、齊白石等均師法于他。唐代李邕與楚簡、宋代米芾及蘇軾是湖北省在中國書法史上的三大支柱。
(記者?譚宏宇?見習記者?趙嫻)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九宮山高山文旅試點項目通過考核評估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