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太乙洞距今360萬年,相傳是太乙真人下凡為民造福掘鑿而成。主洞全長2000余米,有支洞8條,大小景點100余處,洞中景致堪稱鬼斧神工,被譽為楚天第一洞。
“太乙洞中新怪奇,光芒照射不偏離。”23日,當我和朋友走在太乙洞中,看著光怪陸離的景觀時,想起這句詩。這是一名外地游客游覽太乙洞后的有感而發。這也是每一位游客對太乙洞的感觸。
太乙洞主洞全長2200米,為南北走向,前后自然貫通。洞內鐘乳倒懸,石筍群立。有形像逼真的太乙肖像、渾厚凝重的劈山寶劍、坐洲觀潮的鸚鵡、氣勢磅礴的大石瀑、精巧玲瓏的峰柱、栩栩如生的大鯨魚等。洞中有一個巨大的石鼓,游人紛紛上前用手擊之,鼓聲陣陣,余音繚繞。
洞中還有一處“鬼推磨”景。“鬼推磨”沒人推磨,投入硬幣便自動推磨。古人曰:有錢能使鬼推磨。咸寧人真是聰明智慧,如法炮制出奇招財源滾滾。因此,有游客感嘆“真人訓練鬼推磨,妙手掙錢近世稀”。
據導游介紹,洞中主要景點有40余處。其中高山流水、天然石瀑等四處景點是溶洞之最,還有可容納萬人大廳。
太乙洞洞中有洞、景中藏景,曲徑通幽,峰回路轉。洞內的小河、暗流縱橫交錯,洞頂上滲泉滴滴,時不時滴在我們的頭上,涼涼的。
沿途,聽著潺潺的流水聲和叮咚聲,情趣無窮。我們一邊欣賞,一邊拍景拍照。游完太乙洞花了一個多小時。
回程途中,大家不禁感嘆:“太乙洞的自然造化堪稱鬼斧神工,難怪被譽為‘楚天第一洞’!”
自駕線路:從武漢上京港澳高速,在咸寧北下,進入桂鄉大道到達銀泉大道,直行到達馬柏大道,轉入南外環,直行十多分鐘后左拐,即可到達太乙洞。(記者 馬麗)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