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當夏家垅、獅子山堰塘的清風輕撫水面,泛起層層漣漪;當六片、七片、八片稻田里的千畝稻禾隨風起舞,宛如綠色的波浪在翻涌;當楓樹坡、炭家坡的翠竹在風中搖曳生姿,發出沙沙的聲響,我深知,離別的時刻悄然臨近。
我多想緊緊握住東港的雙手,和你說一聲再見,可那眼淚卻不聽話地奔涌而出,流過臉頰,滴落在那1491個晨昏交織的往昔里,浸濕了我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我多想將東港擁入懷中,讓時光就此停駐;我多想再次登上楊家嶺、新球嶺、豬婆嶺,在那些熟悉的山巒上深情回望,將這最后的相聚化作永恒的畫卷。可時光匆匆,不待我細細品味,便已悄然溜走。
當孟陽屋旁的葡萄園在晨曦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那夏黑、早甜、巨峰的葡萄們如同珍珠般璀璨;當安置點前的火龍果棚在黃昏里綻放著嬌艷的“霸王花”,如同微笑的少女;當世芳食品廠區飄出“嗦螺”、口味蝦尾、瑤韻零食的誘人香氣,我知道,離別已在眼前。
我多想再看一眼許家垅油茶山上那潔白的茶花,在秋風中搖曳生姿;我多想再拍一張夏家亭邊夕陽西下的自己,那悠然漫步的身影;我多想再幫鄉親們挑一次糞、割一次草、插一次秧、劈一次柴,那熟悉的勞作,那質樸的情誼;我多想在村東的西干渠走走,在村西的鳳形山望望,在村南的蔬菜園留留,在村北的虎杖地瞅瞅,一千四百九十一個日子怎能夠用呀,我多想還在這里與鄉親們繼續奮斗。可靈樂山、石牛山、缺頭山、楊家山的山風輕聲呢喃,仿佛在說:“回去吧,家里的親人們正翹首以盼!”
當翻開2021至2025年5年間的跨越、49個月的經歷的駐村紀實,330多萬字的記錄,是這五年的汗水澆灌,更是深情的積淀:14座橋梁貫通,14條道路延展,200盞路燈點亮鄉間,14個產業扎根,60多萬斤葡萄(火龍果)飄香,90頭土豬歡騰……村民笑臉增多了,集體腰包更鼓了,村道更寬了,廣場更熱鬧了。嶄新的黨群服務中心、衛生室、艾葉加工廠拔地而起,25次專家義診溫暖人心,還有6次省市臺前發言,3份國家層面呈報,6面信任的錦旗,65篇報道的回響……背后是各級領導、黨員干部、戰友、親友,尤其是親愛的東港父老鄉親們最堅實的托舉!
無限感恩!感恩與東港這場相遇。縱有疫情、旱魃、冰霜的考驗,忘了團圓節、誤了體檢假……但您們接過月餅、粽子、湯圓時那幸福的笑容,是這漫長堅守中最熨帖的回報。五年風雨,是淚水、墨水、汗水、泥水的交融,更是同心協力、從未放棄的寫照!因為鄉村振興,我們有緣相識;因為相識,我們倍加珍惜;因為珍惜,我們從未言棄;因為不棄,我們收獲驚喜:村民們收入年年增長,村集體收入節節攀升,道路更寬、路燈更亮、廣場更多、笑聲更爽朗。
告別在即,萬語千言道不盡感激。唯有把不舍,沁入柏樹嶺的清風;將深情,沉入雷公堰的波光;唯有在高高的扇葉山、鳳形山,向著這片熱土,致以最莊重的敬禮;唯有再去那片熟悉的艾草、黃精基地,俯身作別青青禾苗;唯有把心底的牽掛,系在村頭那熟悉的身影上——我的父老鄉親,我的包保戶。但,我們不哭泣。東港,你教會了我傾聽大地的聲音,鍛造了堅忍的脊梁,更讓我讀懂了“感恩”二字的千鈞重量。這最后的相聚,讓每個字句訴說情長。他日重逢,我們定要像從前一樣,坐在屋檐下、坐在1組到19組的屋場里,一一回味,這些年,駐村春夏秋冬的故事;慢慢細數,這些年,駐村點點滴滴的細節。
輕輕地我要走了,我要悄悄地告訴你,江城吹來了和風,那一定是我的思念在輕撫你,東方升起的暖陽,那一定是黨的光輝在沐浴你。輕輕地我要走了,我要悄悄地告訴你,炊煙升起,我在門口等你;夕陽西下,我在山邊等你;葉子泛黃,我在樹下等你;月兒彎彎,我在十五等你!輕輕地我要走了,我要悄悄地告訴你,細雨綿綿,我在傘下等你;流水成冰,我在河畔等你;葡萄熟透,我在江城等你;艾草飄香,我在夢里等你!
鄉村振興的號角,悠悠在東港回響;東港的青山綠水,永遠在我心中激蕩!
再見了,我的東港!再見了,我的第二故鄉!再見了,親愛的父老鄉親!道一聲:保重!珍重!
(作者系省衛健委駐通城縣雋水鎮東港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妻子是家中寶
下一篇:
青年楷模何功偉(十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港口鄉借鄉村振興東風,深掘本土特色元素,朝著“原草原木原生態,野滋野味野風情”的方向...
同時, 2022年通城謀劃了雋水衛生院醫養結合省級示范基地建設等5個項目,啟動了縣人民醫院醫技樓等4個項目和7個村級衛生室標...
你好東港湖的白色天使,歡迎你加入赤壁風景!
”省衛健委駐雋水鎮東港村工作隊隊長陳軍表示。
朱麗平(通山)道教圣地九宮山東側有座陡山叫米篩尖。六十年前,幾十名插隊知青在這里生產與生活,參加過“共產主義大學”的建...
冬季來臨候鳥南歸一群罕見稀有的白鶴幾經遷徙出現在赤壁市余家橋鄉東港湖的藕田這些白鶴共有60余只它們或在田里覓食或一起在...
近年來,赤壁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隨著退垸還湖、水生態修復等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濕地生態系統明顯好轉,東港湖獨...
1月3日,赤壁市余家橋鄉東港湖,白鶴、天鵝、大雁、綠頭鴨、黑水雞等候鳥盡情享受著冬日暖陽。
“赤壁市黃蓋湖每年有超4萬只越冬候鳥……”賀敏雯委員建議,加強候鳥棲息地保護,讓更多候鳥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冬日家園”。
并通過不斷改善濕地環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