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謝童整理/咸寧日報記者 黃柱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事務纏身,很難靜下心來感受生活的美好。然而,余華的《山谷微風》卻像一陣輕柔的微風,吹開了我內心緊閉的門,讓我在忙碌之余,重新發現了生活中的那些溫暖與美好。
書中,余華以輕松幽默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童年的種種趣事。無論是偷吃蛋糕、偷吃青團,還是把面粉想象成奶粉的經歷,都讓我忍俊不禁。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蘊含著無盡的溫情與快樂,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些簡單卻純粹的快樂時光。
正如余華所說:“小時候我們羨慕窗簾上的人影,他們有自己的房子,我們沒有。我們在羨慕別人的時候,也會安慰自己,雖然我們沒有房子,可是我們有青春。”這段話讓我深有感觸。如今,我們擁有了更多的物質財富,卻失去了那份純真的快樂。
除了回憶童年,書中還記錄了余華作為父親的種種經歷。他細膩地描繪了兒子的成長過程,從對恐懼的初體驗,到初嘗可樂和酒的趣事,再到用巴赫的音樂進行早教啟蒙卻敗給兒歌《小燕子》。這些故事讓我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與細膩,也讓我想起了自己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余華的文字,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了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山谷微風》不僅是一本回憶錄,更是一本關于生活哲學的書。余華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間中。我們常常因為忙碌而忽略了這些瞬間,而余華的文字卻能讓我們重新發現它們的價值。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三亞的微風、星空、夕陽等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書發布以后,他還會回到三亞,繼續創作其他的作品。”這段話讓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發現它們的存在。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明白,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停下腳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無論是微風拂面的愜意,還是與家人共度的溫馨時光,都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山谷微風》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把鑰匙,它為我們打開了通往內心深處的大門,讓我們重新發現了生活中的那些溫情與動人。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逐漸領悟到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間,其實蘊含著無盡的美好。我們總是被忙碌的生活節奏牽著走,輕易地忽視了這些珍貴的瞬間。然而,余華的文字仿佛擁有神奇的魔力,引導我們重新去關注那些被遺忘的美好,重新審視它們的重要性。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在歷史與生活中理解經典 ——讀朱漢民《四書學的思想世界》
下一篇:
新書薦讀
本書分為上下兩輯:“文學青年的誕生”與“把寫作作為方法”,分別講述余華的作家之路,以及創作與閱讀中產生的思考,讓讀者...
中國發明協會副理事長、智慧交通分會會長、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閆軍,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所長薛強,市...
○王恬余華,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位“冷酷”的作家。余華用他那冰冷筆調,不動聲色的讓我們目睹了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地死去...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歡采訪時間:12月18日采訪地點:市區學府社區本期閱讀人:張偉最近在重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許三觀的故事也警示我們,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社會...
本書為安杰伊·瓦伊達傳記,描寫了瓦伊達的生平經歷,同時也描寫了其電影風格的轉變,反映出20世紀電影史的變革歷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歡采訪時間:11月5日采訪地點:九重錦小區悅讀分享人:張曉磊我最近在重讀魯迅作品集。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文學仍然在場》《只為內心寫作》是上下兩冊對談錄,是非虛構寫作者張英和當代作家們深入對話的成果,...
聽松知道無足輕重百花面前少了自己絕不會讓春天缺了絲毫的精彩傾情綻放只為表達內心的欣喜貼近泥土開出大地的姿態滿山滿坡用...
○劉念《偷影子的人》講述了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能“偷別人的影子”,從而能知道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