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鄂南——咸寧抗日戰爭歷史回顧》①
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會上,毛澤東作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任務》的報告和《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的總結。
5月10日,中共湘鄂贛省委決定組成以傅秋濤為主席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軍區人民抗日紅軍委員會,并于5月15日向全國發出“快郵代電”。
1937年6月左右,領導鄂東南地區的中共湘鄂贛省西北代表團通過決議將部隊番號改為“湘鄂贛抗日游擊第三縱隊”,江渭清任縱隊司令兼政委,并向國民黨湘鄂贛各省、武漢行營及附近各縣發出通電,提出“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主張。
6月下旬,國民黨湖北省主席兼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浚接到江渭清的信函,派武漢行營的一名中將和岳陽警備區少將司令為代表與我方談判。
“七七事變”后,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根據中共中央“洛川會議”精神,發表了《為和平合作聯合宣言》。宣言中說“實行全民族抗戰”,要做到“集中全中國的人力、財力、武力共赴國難,以挽救民族危亡于萬一”。
8月,江渭清與湘鄂贛省委代表一起見到了中共中央代表董必武,通過董必武與武漢行營代表談判,取得成功,達成了湘鄂贛地區的和平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9月,根據董必武“獨立自主靠山扎”指示,鄂東南紅軍在通城尖山的花墩橋集結(史稱“尖山鋪集結”),并于19日(中秋節)召開國共合作慶祝大會。
江渭清首先講話,闡明國共合作抗日的重大意義。通城縣長曹功錦、保安團長胡登春參加大會并講話,帶來了一批大米、銀元、佳肴,在花墩橋慰勞我抗日游擊縱隊,共度中秋佳節。隨后從通城出發,10月到達平江嘉義集中,編為湘鄂贛人民抗日紅軍游擊支隊第三大隊。
1937年中秋節前后,通城保安大隊一、二中隊及部分蒲圻(現赤壁)、崇陽新征兵源在蒲圻集結后前往武漢集結,被整編為湖北保安五團。
10月,五團開赴淞滬戰爭抗日前線,成建制編入八十八師五二四團投入戰斗。10月26日,五二四團452人在團長謝晉元的指揮下,退守四行倉庫,堅守4晝夜,取得“擊退日軍進攻數十次,斃敵200余名,毀敵戰車兩輛,傷敵大批”的戰績,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信心,被譽為“捌佰壯士”。
毛澤東在1938年10月12日所做的《論新階段》報告中,盛贊“八百壯士”是“英勇抗戰,為國捐軀的民族革命典型”。2014年8月29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追認其為英雄群體。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盛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為“抗日將士的杰出代表”。
1938年1月,鄂東南紅軍在平江嘉義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三營,開赴蘇皖抗日前線。第一支隊司令陳毅,副司令員為湘鄂贛省委書記傅秋濤,下轄第一、二團,一團由湘鄂贛紅軍改編,團長傅秋濤、副團長為鄂東南黨組織負責人江渭清(兼任第三營營長),政治處主任鐘期光。
1938年6月1日,陳毅率第一支隊從皖南南陵出發,向蘇南發展,展開于鎮江、句容、丹陽、金壇地區,先后取得新豐車站、新塘、句容等戰斗勝利。即與第2支隊一起,開辟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游擊根據地。
1938年12月,因戰力超群,第一團調回皖南,歸軍部直接領導,改稱為三支隊一團,負責保衛軍部。鄂東南紅軍所在的第一團在軍部的直接指揮下,1939年1月配合參加攻克繁昌縣城作戰;4至5月為策應繁昌保衛戰,在銅陵境內作戰11次,斃傷日偽軍500余名;在11、12月兩次繁昌大戰中,斃傷日偽軍1500余人,參與奪回繁昌縣城。
1940年4月開始皖南反“掃蕩”作戰中,在父子嶺一帶設伏,激戰8小時,斃傷敵300余名,繳獲日軍軍旗3面和一批武器彈藥。1940年7月份,經新四軍軍部決定,以老一團為基礎,成立新一團,新一團、老一團擴編成新一支隊,傅秋濤任新一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江渭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在1940年10月反掃蕩作戰中,新一支隊老一團在葉挺軍長的親自指揮下,御敵于汀潭以南、云嶺以北山地,并收復涇縣縣城。此戰,受到蔣介石致電“嘉獎”。
1941年1月4日,根據新四軍軍部命令,新一支隊3000人編為第一縱隊,傅秋濤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江渭清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由涇縣向宣城、寧國方向前進。
1月6日,新四軍9000余人進入安徽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國民黨7個師8萬余人伏擊。1月7日拂曉,第一縱隊攻占裘嶺,突出包圍圈,因軍部和二縱、三縱都未沖出重圍,決定往回作戰救援策應。8日拂曉,被援敵國民黨五十二師圍困于榔橋河地區。9至10日,一縱隊由傅秋濤、江渭清率領,兵分兩路突圍,成功突圍數百人至蘇南抗日民主根據地,屬于在“皖南事變”中保存較好的部隊。
1月20日,中央軍委發布重建新四軍軍部命令,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3月5日,一縱隊突圍部隊在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交界與譚震林部匯合。
隨后,傅秋濤率部隊前往蘇北鹽城匯報皖南事變,后擔任新四軍第七師副師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江渭清加入新成立的新四軍第六師,擔任第十八旅旅長,建國后長期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從鄂東南走出去的其他紅軍將士亦參與到新四軍的重建中,其中曾擔任湘鄂中心縣委書記的鐘期光,擔任新四軍一師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咸寧市史志研究中心主辦)
編輯:但堂丹
這是日軍發動侵華戰爭以來,在中國戰場發動的規模最大的進攻,扼守粵漢鐵路的長沙、衡陽是主戰場之一。當年6月,長沙淪陷,衡...
“2017年6月開始,由湖北省通城文史專家、湖南省平江文史專家、江西省文史專家等人組成的抗戰文史研究工作組調查發現,長沙會...
“自爺爺起,我們家四代人都是共產黨員,這份紅色基因一直激勵著我,我也會繼續擔負起屬于我們的責任,傳承好這份紅色家風。
當時,大家都很緊張,通夜不敢睡覺,但何功偉和黃文清等學代會代表仍組織糾察隊巡邏,以防止國民黨軍警進入學校逮捕同學。
”隊員們高興地慶祝這一仗在鄂南打響了抗日游擊戰爭第一槍。
在白山黑水之間,在長江、黃河和瓊州海峽的兩岸,東北抗日聯軍開赴抗日前線,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東江...
何功偉(又名何斌)英勇就義前寫給父親的遺書(復印件)咸安區檔案館藏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 1月20日,時...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嘉通訊員楊帆楊偉民藥姑山脈連綿起伏,山腳良田一片新綠,村莊房屋錯落有致,道路交通寬闊暢達……4月27...
在武昌鄉促會工作的共產黨員許大鵬、舒江皋,動員油坊嶺、豹子解、九峰一帶的農民抗日組織和收容潰散的貴州兵,組建了一支抗...
■李?,F在上九宮山的公路是從東坡上,古道是從北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