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梁安良 創新要以核心 技術為攻堅點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技術、人才、資本齊頭并進,推進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針對這一點,委員梁安良在分組討論中建議,我市要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發力度,把核心技術作為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攻堅點之一。
“這些年,咸寧的科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7年我市將力爭專利申請量突破2000件,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曾在科技部門工作20多年的梁安良自豪地說,2004年以來,我市的專利數量10多年時間增長50倍,在省內創造了“咸寧現象”,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是我市全體科技工作者努力的結果。
“但是,我們仍應意識到,我們與發達地區仍有較大差距,并要正視這種差距。”梁安良舉例表示,當大多數地方仍停留在“城市綠化”的階段時,浙江已經開始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育苗、育種,發展“城市彩化”產業。而這恰恰是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嫁接與融合,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鑒。
“目前我市的專利申請量有了大幅增長,但是還存在轉化率不高、萬人擁有的專利數量不夠的問題,尤其是核心專利,我們的數量還偏少。”梁安良說,和過去相比,我市現在在科技投入上加大了力度,政府財政預算也大幅增加了科學技術的支出,但是要想走出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核心技術的掌握必不可少。因為這樣的核心技術,只要有那么幾項就能撐起一個廠、發展一個產業,甚至形成一個支柱產業。(記者 郭蓉)
委員饒浩瑤 大力推進“旅游+”戰略
在分組討論時,委員饒浩瑤針對咸寧的旅游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饒浩瑤說,咸寧旅游要大發展,要在“旅游+”戰略上面進行大推進。比如“旅游+工業”,就成了工業旅游;“旅游+農業”,就成了鄉村旅游;“旅游+體育”,就成了體育旅游;“旅游+研學”就成了研學旅游,還有“旅游+文化”……我們要放寬眼界,打開思路,利用自身優勢,把“旅游+”戰略推進。
另外,咸寧還要注重旅游大營銷,創新營銷。政府在吸引外地旅行團來咸寧旅游方面,要出臺更優惠的政策,加大獎勵外地旅行社、旅游機構組團來咸寧旅游的力度。 (記者 杜培清)
委員宋東 繁榮本土文化助力城市品牌建設
“在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咸寧文化產業也蓬勃發展。但是,缺乏規范的文化交流、展示平臺,希望咸寧加強文化平臺的建設。”委員宋東表示,聽了工作報告后振奮人心,尤其對“壯大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甚為贊同。但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因為目前本土文化的挖掘傳承推廣都還需加大力度。
宋東介紹,他是一名原創歌手,創作宣傳本地音樂作品十余首,其中《千古赤壁》在網上不到兩周時間點擊量突破20萬,由此可見文化推動力的強大。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的滋養,才能造就這座城市恒久的魅力。因此,繁榮咸寧文化,成為發展咸寧一大舉措。咸寧擁有很多文藝人才,但均由于缺少資金、平臺等各方面原因而“無用武之地”。
宋東希望政府營造更好的文化氛圍,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硬件建設,多舉辦活動,多提供平臺,多創造渠道,鼓勵文藝工作者多“寫”咸寧,多“唱”咸寧,多“畫”咸寧,多“舞”咸寧,充分展現咸寧豐富的人文資源和深厚的民俗風情,把“多彩的咸寧”全面推向全國全世界。同時,政府也可以引進各種文藝人才,精雕文化品牌,細琢藝術精品,助力咸寧文化事業的欣欣向榮,助力咸寧城市品牌的推廣建設,助力咸寧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 (記者 劉玉關)
委員劉忠 打通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
委員劉忠認為,我市素有“桂花之鄉”的美稱,桂花資源豐富,目前咸寧本地桂花99%都是外銷。由于桂花對運輸要求比較高,且每次客戶需求量不大,導致我市桂花深加工企業在單獨運輸時成本普遍較高。他建議政府打造物流信息平臺,打通我市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助力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另外,2015年,我市桂花地理標志商標“咸寧桂花”申請成功,咸寧桂花的地理優勢轉化為產業經濟品牌。對于咸寧桂花而言,地理標志既是產地標志,也是質量標志,更是地方名片。咸寧有資源有品牌,但現實中咸寧桂花企業地理商標使用權受限,桂花價值并沒有最大限度發揮,建議部門依法依規合理利用“桂花”地理商標,擴大咸寧桂花在全國的影響,增強咸寧桂花的市場競爭力。(記者 徐浪)
委員吳國龍 開創全域旅游新布局
委員吳國龍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到了發展旅游業,建設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是實現咸寧綠色崛起應勢而謀的戰略之舉、因勢而動的路線之圖、順勢而為的行動之綱。發展旅游產業,咸寧旅游要以一馬當先成萬奔馬騰的態勢走變道跨越之路。
吳國龍建議,進一步落實產業扶貧政策,讓旅游產業專項資金落實到位。以建設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為契機,重點在改革全域旅游管理體制、深化旅游供給側改革、探索旅游投融資多元化、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擴大旅游區域開放合作、創新旅游發展保障機制等六個方面先行先試,奮力開創“多點支撐、多極帶動、多業融合、多元發展”的全域旅游新布局。
吳國龍還建議大力發展旅游交通網絡建設,充分培育旅游交通服務市場主體;將旅游產業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增強發展旅游產業干勁。(記者 徐浪)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聚焦兩會?聲音]發展電子商務 激發創新活力
下一篇:
政協咸寧市五屆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完成各項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