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力咸寧 火熱蓬勃的綠色產業
文/圖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文景 張大樂 袁燦 夏正鋒 陳紅菊
通訊員 徐輝 周偉 徐剛
圍繞發展抓投資,圍繞投資抓項目
圍繞項目抓招商,圍繞招商優環境
做大總量,夯實底盤
面對建市之初底子薄、基礎弱、條件差的艱難局面
咸寧始終牢牢抓住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牛鼻子
高揚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自我加壓,負重奮進
全市上下一切圍繞發展、一切為了發展、一切服務發展
靠發展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
靠發展重構和刷新城市形象
從工業崛起到“三抓一優”
從一無所有到多門類發展
從一窮二白到全省特色產業增長極
從落后墊底到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連續多年全省領先
20年,咸寧走過了砥礪競進、后發趕超的艱辛歷程
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綜合實力大幅躍升
火熱蓬勃、活力四射的咸寧
昂首邁向中國中部綠色發展標桿城市
……
咸寧高新區
湖北合加環境設備有限公司
黃袍山油茶產品生產線
奧瑞金制罐生產車間
南玻光電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通城瀛通電子
金盛蘭鋼鐵生產線
崇陽大湖山風能發電
通山燕廈太陽能光伏發電
萬畝油茶基地
通城三贏興無塵車間
二十年來,經濟總量連續跨越,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04.79億元提升到1234.86億元,翻了三番,成功躋身全省GDP“千億俱樂部”,昂首邁入中等收入地區行列;工業增加值從35.54億元提升到535.55億元,翻了四番;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35.1億元提升到1676.07億元,翻了五番;財政總收入從7.34億元提升到129.49億元,翻了四番,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提高到6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36.9億元提升到497.24億元,翻了四番。發展質效持續提升,從2006年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零”突破,到目前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8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532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攀升至10.1%;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咸寧高新區成功晉級為國家級高新區,智能機電創新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數量位居全省第一,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從25.49%提高到52%。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從三次產業平分秋色到二三產業強勢崛起的根本性變化,三次產業比由32.6:36.2:31.2調整到15.6:48.4:36;工業總產值從48.14億元提升到1853.3億元,年均增長高達20.3%,現代農業蓬勃發展,農產總產值從29.69億元提升到324.01億元,年均增長13.26%,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到895億元,成功獲批首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實驗示范區;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5%上升到50%,旅游接待人數達到5730萬人次,是1998年的33倍,旅游總收入達到292.5億元,是1998年的58倍,旅游經濟指標跨入全省第一方陣。
編輯:hu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