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咸安經濟開發區企業污水不達標排放問題,實現園區企業污水處理全覆蓋、排水指標全合格目標,咸安區于2016年10月啟動了咸安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前期準備工作,項目于2018年5月開工建設,2019年6月項目基本完工。
據介紹,咸安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規劃規模為日處理5萬噸污水,一期建設工程規模按照處理量1萬噸/日設計,該污水處理廠采用BBR工藝。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擬投資7000萬元,項目征地面積約136.26畝(含人工濕地50畝),項目采用PPP模式建設,社會資本方為武漢市政建設集團。
項目建設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污水處理廠內部工程,由武漢市政建設集團負責建設;二外部配套工程由咸安經濟開發區負責建設,主要包含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輸送管網、污水泵站、給水管網、10KV高壓線路、進場道路工程等;三是50畝人工濕地工程,由咸安經濟開發區負責完成。
為確保污水處理廠項目建成后正常運營,咸安經濟開發區自2017年以來,一是啟動了對園區所有企業雨、污分流情況排查工作,對存在問題的企業要求限期進行整改,避免雨水進入污水管網,影響污水處理廠運營。現園區除107國道以東的一期企業外,其余企業全部完成雨、污分流工作;二是根據污水處理廠項目需要,對園區污水管網進行合理化升級改造,新建3千米污水收集主管網和7.5千米污水輸送管網。截至2018年底,園區共建成污水收集管網39.14千米,計劃到2020年底前建設污水收集管網46.84千米。按照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運營要求,咸安開發區按時完成了全部配套工程建設,主要包含下列工程:50畝人工濕地、4座污水提升泵站、400米10KV高壓輸送線路、800米進污水處理廠主干道、4000米給水管網等工程。
咸安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項目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于2019年6月30日正式進入調試,調試工作在咸安經濟開發區、咸寧經開綠水市政環境項目投資有限公司的主導及江蘇瑞盛股份有限公司的配合下有序進行。先后經過了管道測試、單體調試、污泥注入、細菌培養、整體聯調、自動化調試等階段。經過三個多月的調試運營,及時發現和解決了項目建設、設計、設備安裝存在的問題,項目目前處于調試運營階段。目前進水量約3000噸/日,按照每月增加500噸的規模穩步提升進水量,爭取在2019年12月底前正式投入運營。項目現場正在按照第三方驗收方案要求進行逐條完善整改,同時咸安經濟開發區派出專人在項目現場加強督辦力度,力爭早日完成第三方驗收并投入正式運營。
廠區門口 配套人工濕地
廠區內設備設施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斧頭湖陳七嘴生態修復項目竣工驗收
下一篇:
咸安區改善“母親河”水質 優化人居環境
“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如今,通山沿河兩岸的村莊已今非昔比,吸引了不少城里的游客。
統籌好生產與生活的關系,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開拓綠色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來自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的數據顯示, 2022年1至5月,吉林省境內遼河流域達到或優于Ⅲ類國控水質斷面占比75%,水質穩中向好。
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劉社靜、吳玖山報道:為進一步豐富干部職工文化生活,2014年12月30日,區城鄉管理執法局舉辦了茶話會暨迎...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胡劍芳、香城都市報記者陳志茹、葛建偉、周亞欽報道:“著力依托文化生態優勢,突破性發展特色旅游業。...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葛建偉 特約記者 胡劍芳 通訊員 金志兵 劉波)舞臺上,抬花轎、采蓮船、旗袍秀等民俗表演,精...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金志兵報道:18日上午,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文波率隊調研咸安旅游景點景區建設。 調研組...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張敏、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旻媛、通訊員黃念報道:“我這8畝菜能及時脫手,并賣個好價錢,多虧‘科教星...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文景、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旻媛報道:6日,大幕鄉西山下村2000畝茶葉基地里,百余村民正在地里勞作。 ...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張敏、特約記者胡劍芳、通訊員阮莉、竇愛枝報道:20日,咸安經濟開發區內,洪盛模具二期、協宏智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