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萱 通訊員 馮磊 辜云皓
粽葉飄香,今又端陽。為深入挖掘節日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端午節期間,我市以“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活動為核心,廣泛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端午”活動。
走進一個個文明實踐陣地,非遺活動精彩紛呈,暖心服務情意濃濃,一場場有溫度、有內涵的文明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精神生活,讓傳統節日煥發時代光彩,也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傳承文明、凝聚人心的重要陣地。
民俗體驗“粽”享歡樂
新鮮的粽葉散發清香,居民圍坐一起,談笑之間巧手翻飛,卷粽葉、填糯米、捆棉線,轉眼間,一個個飽滿的粽子堆成“小山”……
包粽子、做香囊、劃龍舟是端午傳統民俗。端午前夕,走進咸寧各地,民俗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
5月30日,赤壁陸水河上鼓聲陣陣,龍舟競逐。2025年赤壁市“三國赤壁古戰場杯”端午龍舟文化賽事激情開賽,以這種傳統方式共慶端午佳節。吸引了當地300余名市民踴躍參賽,2萬余名市民現場觀賽。
連日來,在咸安區浮山街道各村(社區),“粽香盈鄰里 端午話溫情”系列活動陸續開展。5月27日,大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居民聚在一起包粽子;在長安社區,“桂鄉管家”指導居民們制作傳統艾灸錘。浮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活動把傳統民俗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的鄰里互動場景,提升了居民獲得感與幸福感。
在永安街道西大街社區、陽光社區、寶塔社區等,包粽子活動吸引眾多居民參與。大家紛紛感嘆“親手做的香囊、包的粽子比買的有意義多了,這才是過節的味道!”不少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還將端午活動與垃圾分類宣傳、便民服務等內容結合。
赤壁市赤壁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婦聯、綜合文化站,把家風家教、移風易俗等內容融入端午活動;通城縣馬港鎮推攏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包粽子活動中加入愛國故事分享,讓傳統習俗與愛國主義教育融合。
熱鬧的活動中,不僅鄰里情誼升溫,文明風尚也在悄然傳遞。
文化文藝傳承經典
當端午節遇上國風國潮,一場傳統與新潮交織的文化盛宴就此拉開。
5月24日,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文旅局和咸安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香城雅集·端午季”文明實踐活動在十六潭公園香城書房文明實踐點火熱開啟,吸引3000余市民游客前來體驗?;顒蝇F場,不少人身著傳統服飾漫游文化市集,或體驗香囊制作,或參與響鑼納福、花朝毽躍等傳統文化活動,還有蛋雕、竹雕、剪紙編織等非遺項目展示和互動問答。體驗式的文化活動,為傳統節日注入新活力。
“香城雅集”是以香城書房為陣地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項目,將傳統節日內涵與新文化市集融合,近年來深受群眾歡迎。
端午節期間,我市各地通過文化文藝活動,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
在嘉魚縣魚岳鎮東街社區,文藝表演、旗袍秀、包粽子大賽等活動讓社區變成歡樂的海洋,居民們以新潮玩法解鎖傳統佳節,上演了一場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
在通城縣塘湖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端午前夕舉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中,來自塘湖詩聯書畫協會的朗誦愛好者們朗誦與端午文化、愛國情懷相關詩詞,讓現場觀眾沉浸在傳統文化的韻味中。通過詩歌朗誦、包粽子比賽等形式,讓群眾在文明實踐陣地中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
在咸安區溫泉街道希望橋社區、岔路口社區,端午主題鄰里節活動吸引了千余名居民熱情參與。做艾草錘、“旱地龍舟”趣味運動會、點朱砂送祝福等傳統活動讓居民們在歡樂互動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粽香傳情愛滿端陽
今年端午假期與“六一”兒童節相遇,傳統節日與童真童趣碰撞出別樣精彩。
5月30日,嘉魚縣魚岳鎮西街社區團總支、西街社區婦聯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南門湖幼兒園開展“童趣無限,快樂六一”游園活動,通過趣味游戲、親子互動和關愛慰問,為孩子們送上節日的歡樂與祝福。
5月27日,崇陽縣第二實驗小學為孩子們精心打造了一場融合非遺文化與科學探索的趣味盛宴。非遺展示和科學小游戲吸引孩子在游樂中學習體驗,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與科學探索的種子。
崇陽縣港口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則攜手咸寧義工、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在小沙坪村開展“情系童心 共度端午”活動,為孩子們講述端午節的來歷、習俗并送上了字典、課外書籍等學習大禮包。
通山縣通羊鎮新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通山縣寧境社工組織,教轄區兒童制作端午元素手工,還帶來端午知識小課堂,讓孩子們在歡樂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端午節期間,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聚焦“一老一小”,為節日增添溫情。
5月28日,共青團嘉魚縣委聯合嘉魚縣消防救援大隊、魚岳鎮北街社區團總支開展“關愛一老一小 共度粽香端午”主題活動,與老人們一起包粽子,走進留守兒童家中慰問,開展防溺水宣傳,為社區留守老人與兒童送去節日的溫暖與關懷。
通城縣五里鎮左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包好的粽子送到獨居老人家、困難戶、老黨員手中;赤壁桃花坪社區為計生特殊家庭成員送去節日的溫暖與慰藉;咸安溫泉街道岔路口社區攜手20余位“銀發志愿者”走進大幕鄉中心衛生院康養中心,為老人們送上端午慰問文藝演出……
粽香傳情,文明花開。這個端午,咸寧用生動的文明實踐活動,讓傳統佳節成為凝聚人心、傳遞文明的重要載體,也通過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編輯:但堂丹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通訊員游歡這兩年《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的火爆,讓傳統文...
七夕節這天,光明網聯袂酷狗音樂上線網絡中國節系列七夕節特別策劃——“一夕千念情長相伴”主題歌單。利用數字音樂挖掘傳統...
被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數百個國家,故事、原創、科技水準均獲得較大提升傳統文化動畫題材耀眼奪目作者:胡祥近日,國家廣播電...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緒煥報道:日前,通山縣孝和傳統文化學校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典禮上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孟祥偉主持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健康咸寧建設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咸寧網...
今年端午節期間,我市各地通過舉辦龍舟賽、包粽子大賽等活動,活躍群眾文化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田麗美麗的嫦娥奔月題材剪紙、精湛的竹木雕刻、充滿樂趣的提琴戲活動……自9月下旬開始,湖北...
咸寧網訊通訊員鄧丹、程宏安報道:10月13-14日,嘉魚縣官橋鎮詩詞楹聯書畫學會在官橋鎮中心小學、舒橋小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
“山東應發揮文化資源豐富、現實基礎深厚的優勢,傾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先行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