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題:建立長效機制 制止餐飲浪費
新華社記者劉懷丕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因此,加強立法、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勢在必行,這是對自然和勞動的尊重,也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題中之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臺相關文件、開展“光盤行動”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僅靠政策引導或倡議宣傳,制止餐飲浪費的廣度、力度受到限制,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對此馳而不息抓下去,應尋求更有效的“藥方”,朝向標本兼治的更高目標邁進。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善治引領“新食尚”。通過法治手段,建立起嚴密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有效的懲戒機制等一套完整體系,才能將節儉理念落實到餐飲業全流程。織密扎牢制止餐飲浪費的法治之網,讓每個浪費之舉都有法來管、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良之風必得遏制。
當前,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等現行法律中,均有一些關于節約資源、制止浪費行為的原則性規定。接下來加強立法時,應結合當下實際,認真調研、深入論證,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具體、明確、系統規定。與此同時,執法與司法要貫穿糧食生產、收購、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各環節,進一步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損失浪費。守法上,特別是在餐飲消費環節,應積極倡導合理、健康的飲食文化。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隨著法治約束的增強,常懷對糧食的敬畏,養成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習慣,讓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才能努力讓每一粒糧食都不被浪費。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新華社評論員: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
下一篇:
節前買來節后扔 月餅如何走出浪費怪圈
下一步,市信用辦將持續深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創新信用監管服務,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優化營商環境,為咸寧...
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政銀合作,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強制度創新,推進流程再造, “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通訊員陸秋良報道:昨日,我市召開法治咸寧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通訊員陸秋良報道:昨日,我市召開法治咸寧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
孟祥偉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強調堅定全面依法治市正確方向狠抓責任落實補齊工作短板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譚...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青朋、通訊員舒翅展報道:5月11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司法...
孟祥偉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強調著力做好法治為民工作切實提高群眾法治滿意度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
“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
11月29日,我省2021年“憲法宣傳周”活動在漢啟動,活動主題為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