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零時起,市區居民生活物資一律實行集中配送或代買服務,嚴禁城區居民自行外出購物,居民進入大型超市必須出具“物資代購員通行證”。
幾天過去了,超市供應情況如何?市民如何買菜?21日中午11點半,記者在中百倉儲咸寧店進行了實地探訪。
一進超市大門口,就看見2名工作人員正在給代購員測量體溫、檢查“物資代購員通行證”。店內外都貼著溫馨提示,引導代購員保持距離、有序采購。
記者觀察到,超市的工作人員“全副武裝”,代購員也都戴著口罩。當時店內代購員不多,各類商品區域都只有零零星星的幾個人,加之蔬菜均已分包打碼整齊堆放在貨架上,代購員和工作人員之間很少交流。幾個收銀臺前都沒有排隊現象,代購員最快可在10分鐘內結束采購離開超市。
今年50多歲的魯偉,是桂花路社區溫泉路69號的代購員,記者在超市收銀區見到他時,他正在核對居民購物清單。
清單上,伊利酸奶9個、思念湯圓2袋、山藥片1袋、瓜子花生各2袋、香蕉一掛、中老年奶粉1袋、徐福記沙琪瑪2袋……總共11樣物品分裝在2個購物袋里。這也是魯偉當天早上接到的第3筆代購單。
半個小時前,魯偉接到小區居民謝崇榮的電話,說他一大早就出門跑出租車了,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希望幫忙購買些生活物資。放下電話,魯偉便往超市趕。
“我們小區老人多,大都不會用手機平臺下單,所以我只能自己一家一家的給他們出來買。”魯偉笑著說,雖然辛苦,但得到了居民的認可和好評,很值得。
中百倉儲咸寧店經理陳紅告訴記者,19日起,中百咸寧店和中百博仁店均只接受團購客戶。當天接到的社區訂單量就達900多份。
記者現場看到,超市120多名工作人員推著手推車,為溫泉辦事處60多個社區的團購單分揀稱重打包,沒有一刻空閑,午飯蛋炒飯都來不及吃一口。
陳紅介紹,目前員工們工作強度大,但隨著磨合程度提高,門店的接單能力會得到提升,之后會再增加更多的套餐品種。
市商務局副局長甘茂告訴記者,市商務局發布了“城區居民生活必需品購買攻略”,我市多家商超正在轉變經營模式,靈活推出社區團購生活物資套餐。由社區代購員線上集中下單,商超配送到小區或樓棟。
另一方面,為解決居民個性化消費問題,市商務局公布了包括中百倉儲多點、美家咸寧、翔翔優選、信華生鮮、方片互動在內的8個電商平臺,供市民選擇。
“我們同時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直供小區保供點,由社區組織居民集中訂購,實現‘無接觸式’配送。”甘茂說,生鮮直通車可直達社區,方便小區居民采購。(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編輯: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