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 文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有網友翻出2018年“科學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則舊聞,懷疑是否兩年前已經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了。1月26日,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辟謠,稱2018年發表的文章研究是“豬急性腹瀉綜合征冠狀病毒”,與此次引發新型肺炎疫情的不是同一種病毒。
2018年4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曾參與此次報道。2018年4月4日在線發表的《自然》雜志刊登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單位的一項研究成果。科研人員發現,曾導致廣東2.4萬多頭豬死亡的致命疾病是一種源于蝙蝠的新型冠狀病毒。該研究強調,積極監控蝙蝠及其他野生動物中的病毒性感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向記者介紹,“該致命豬病毒目前還只限定在豬致病,與致命豬密切接觸的人沒被感染。”
對于對于網友懷疑是否兩年前已經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了。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辟謠稱,2018年4月《自然》發表的文章研究是“豬急性腹瀉綜合征冠狀病毒”,簡稱SADS病毒,與此次引發新型肺炎疫情的不是同一種病毒。
對于為什么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會傳播到人類社會?石正麗認為,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加快,很多森林、樹木被砍伐,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比原來多,且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新發傳染病很容易在密集人群中暴發。野生動物攜帶的很多病毒是長期存在的,我們應遠離野生動物。如果難以避免的話,在做好防御措施情況下也可以避免感染。研究人員采樣時發現,許多蝙蝠洞都是礦洞,在此作業或在附近居住的都屬于高暴露人群,作業時最好采取防護措施,比如戴上口罩、穿上防護衣等。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白巖松證實明晚見 央視新聞頻道將于今晚推特別節目《戰疫情》
下一篇:
微信安全中心:對散布疫情謠言的賬號進行限期或永久封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