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盛勇
掌上咸寧報道
4月7日,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武漢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活動現場,我市舉辦專場招商推介會,集中簽約了21個項目,涉及醫療服務、生物醫藥、體育健身、文化旅游等領域,合同金額總計319.535億元。
截至去年底,我市大健康產業擁有各類市場主體10.67萬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57家,年產值達774億元,2025年預計達到1000億元。
近年來,我市圍繞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目標定位,將大健康產業作為健康城市的重要支撐,通過發展醫療服務、醫藥產業、養老服務體系、體育健身、旅游產品升級和護理人才培養等六大領域,深耕大健康產業,聚力打造華中康養勝地,為打造“健康城市”的咸寧樣板奠定基礎。
咸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同濟咸寧醫院規劃圖
一個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
8月16日,湖北省社科聯組織專家圍繞“建優補強康養產業鏈,助推咸寧市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主題,先后到赤壁市、嘉魚縣、咸安區等地進行了蹲點調研。
調研組表示,咸寧市依托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推動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構建起獨具特色的康養產業鏈,站上“新風口”的咸寧大健康產業,方興未艾。
集中精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特別是養老,是咸寧的鄭重選擇。
全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符合咸寧實際和人民期盼,既是規律所向,更是機遇所在。
大健康產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藍海,大健康產業是黃金產業、希望產業和朝陽產業,已經在國內形成共識。
自然優勢是咸寧最大的特色和希望,也是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基礎優勢、資源優勢和先發優勢,也是咸寧打造大健康產業特色品牌的核心環節和希望所在。
2020年12月份,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把大健康產業作為全市主導產業來抓,圍繞“醫、藥、養、健、游、護”六要素,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
在深入調研、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積極謀劃推進,布局大健康產業發展,制定了《咸寧市大健康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和《三年行動方案》。
2022?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支持咸寧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賦予了咸寧新的發展定位。
在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實踐中,市委、市政府將大健康產業作為主攻方向,要求舉全市之力將大健康產業打造成咸寧的戰略產業、基礎產業、主導產業,集中精力培育和發展?"?醫、藥、養、健、游、護?"?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以此不斷做實、做強、做優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內部支撐。
對咸寧來講,這是千鈞之重般的政治任務,更是千金之富般的發展機遇。對咸寧大健康產業發展而言,無疑是迎來了蓄勢騰飛的“新風口”。
一個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為我市大健康產業發展描繪了路線圖,部署了時間表,制定了路線圖。
謀定后動,謀定快動。全市上下“一盤棋”,推動大健康產業破題開篇、成勢見效。
一張從橫到縱的發展藍圖
8月6日,咸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同濟咸寧醫院施工現場,車輛來回穿梭,人員有序施工。該項目總投資約12.5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2.65萬平方米,床位數1000張。建成后,將引領帶動幕阜山片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為片區2130.8萬人民群眾提供最優質、最便捷的醫療服務。
這是我市發展大健康產業的一個縮影。
發展大健康產業,從廣義上講,就是一二三產業都向人的健康方向發展、靠近,各行各業都做“健康+”文章,直至結合、融合。
從狹義上講,大健康產業主要在“醫、藥、養、健、游、護”六個方面努力。主要思路是完善“醫”、做強“藥”、開發“養”、拓展“健”、升級“游”、聚力“護”。
完善“醫”,筑造大健康產業的大道。我市開出了一系列“處方”:健全醫療救治體系,讓大健康產業更有底氣;做強特色醫療服務,讓大健康產業更有人氣;做大醫療制造產業,讓大健康產業更有朝氣。
做強“藥”,建造大健康產業的通道。我市持續擴大中藥材種植,做精做深中藥材加工,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從種植、加工、研發等全鏈條發力,從藥材種植到藥材加工,從產品研發到流通服務,帶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鏈”動上下游產業聚集成群。
開發“養”,塑造大健康產業的綠道。我市積極實施“養在咸寧”工程,加快開發特色養生產品,加快開發溫泉養生、森林養生等特色養生產品,不斷增強城市的吸引力、競爭力、輻射力,把咸寧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生態養生目的地。
拓展“健”,構造大健康產業的跑道。充分利用咸寧的區位優勢和自然生態資源,加快發展室內外滑雪、航空飛行及培訓等新業態,大力發展老年門球、青少年跆拳道、武術、攀巖、汽車越野等一批群眾性體育賽事,重點打造全國門球基地和全省攀巖、跆拳道、滑雪等基地,打造體育運動新業態。
升級“游”,育造大健康產業的快道。立足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桂、冬沐湯,我市不斷升級紅色旅游、鄉村游、古跡游、工業游,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做文章,讓咸寧豐富的旅游資源融入大健康產業。
聚力“護”,打造大健康產業的賽道。市委市政府在堅定不移發展大健康產業集群中,明確提出“培養十萬護理人才、服務百萬老人養老、培育千億產業”的目標,大力發展以護理為核心的養老產業集群,推動養老數字化、標準化、智能化,構建護理人才供應鏈體系。
搶灘大健康產業的藍海,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集群,我市各級各地吹響了集結號。
一份由點到面的優異答卷
近日,走進位于咸寧高新區的金士達醫療(咸寧)有限公司,只見展示區內,家庭急救包、一次性柔棉睡袋、嬰兒棉柔巾等產品琳瑯滿目。
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胡紅文介紹,得益于咸寧深耕大健康產業,以及當地優越的營商環境,公司生產的家居棉品,快速打開市場,眼下正準備投資建設四期工廠。
在咸寧高新區的湖北福人金身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藥品生產、包裝井然有序。據了解,這里每天生產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約190萬支,2023年產值約3.7億元。
該公司生產經理黃軍陸說,通過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舉措,公司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促進了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也符合咸寧打造華中康養勝地的規劃。
我市通過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做強生物制藥產業、開發養老養生服務、升級健康旅游品質等系列舉措,大健康產業成勢見效。
全市有公立醫院86家,已有28家開辦養老服務,整合醫療床位1900余張。2023年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測評位居全省前列。成功申報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建設心內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科六大重點???。含氡溫泉治療皮膚病、馬錢子非遺傳承療法治療風濕病等特色療法獨樹一幟。
2023年,全市中藥材面積32.7萬畝,產量11.7萬噸,幕阜山片區成為湖北五大中藥材優勢產區之一,獲評國家中藥材示范基地4個。主要有黃精、金剛藤、白芨、鉤藤等30余種,其中黃精位列湖北十大楚藥之一,金剛藤入選湖北五大特色藥材,擁有福人藥業、真奧金銀花藥業等17家中藥材加工龍頭企業。
按照老年服務對象類別、服務內容和標準、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形成46條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累計完成適老化改造8115戶,建成家庭養老床位1895張。60歲以上老人健康檔案覆蓋率98.56%。
投資45億元的際華園項目,日均接待近千人。著力打造全國“門球示范基地”。去年,我市成功承辦第四屆全國老年人門球交流活動和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閉幕式等各類國家級體育賽事8場、省級賽事27項。
形成特色旅游產品、鄉村旅游新品、康養旅游精品三個板塊,其中溫泉游、冰雪游深受旅游者喜愛。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8156.4萬人次,綜合收入41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4%、24.4%。
明確提出“培養十萬護理人才、服務百萬老人養老、培育千億產業”目標,印發《咸寧市護理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科學規劃全市護理人才培養。
編輯: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