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現代化,共繪新圖景。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
我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二屆歷次全會部署,全面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中國式現代化
在荊楚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
全國人大代表夏錫璠
感言 湖北堅持從試點先行到全面推進,取得全面突破,中國式現代化在湖北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全國人大代表、恩施州州長夏錫璠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展現了省委強烈的政治自覺、政治智慧、政治擔當,是省委立足湖北實際,在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中謀劃推進的開創性舉措和系統性實踐,形成了“五個以”的實踐體系框架、“五個一”的推動機制。
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重要任務,小流域綜合治理是全面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恩施市帶水河流域作為全省5個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之一,肩負著為全省山區小流域治理探路的重任。恩施州認真推動省委重要部署落實落地,成立以州委書記、州長為雙組長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前線指揮部,選聘高水平專家技術支撐團隊,以統籌方法全力推進試點工作。目前,57個重點項目已實施34個,形成了分區分類管控“一張圖”和“一帶六片八節點”總體空間布局。流域內水環境質量、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特色產業基地達到6000余畝,4000余農戶戶均年增收5000余元,探索形成了“豬—沼—果”生態種養、“四清四整”扮靚鄉村顏值、“有話直說”民意直通車等一批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啟動其他七縣市試點擴面,全州形成“1+7”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格局。
今年,恩施州委、州政府將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全州十大試點工作之一重點推進。我們將以流域為單元抓緊實施一批高標準農田、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項目,堅持適度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品牌化發展特色產業,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并分享成果,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愿景。
為前沿技術的創新
和應用提供強力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張錦嵐
感言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奮力奔跑的湖北前景廣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科技工作者肩負的使命和奮斗的目標。”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張錦嵐說。
多年在湖北工作和生活,日復一日奮戰在科研一線,張錦嵐深切感受到,身邊有無數追夢人在拼搏奮斗、篤行不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湖北是一片科技創新的熱土。”張錦嵐認為,錨定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湖北基礎堅實、實力雄厚、前景廣闊。特別是近年來,湖北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引進高層次專家人才,科技創新鏈、產業鏈持續完善,為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創造了優良環境。如今的湖北,科技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強引擎,創新實力更加強勁,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以漢江國家實驗室為龍頭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基本形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如火如荼,在全國創新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湖北的科技工作者們還有哪些期盼?張錦嵐建議,希望廣大高校院所、科技型企業、高層次人才進一步加強在基礎領域的研究,為前沿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
奮力推動
新型工業化聚勢突破
全國人大代表盧軍
感言 以新型工業化之進催生新質生產力之變,筑牢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物質技術基礎。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新型工業化是引領四化同步發展的主引擎,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主戰場。
過去一年,湖北新型工業化邁出堅實步伐:光電子信息等五大優勢產業營收突破3萬億元,算力與大數據等9個新興特色產業加速鋪展未來。
“以新型工業化塑造發展新優勢,全省經信系統將聚焦‘五個以’路徑指引,堅持‘五維并重’、突出‘五業并舉’,推動新型工業化聚勢突破,筑牢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堅實支撐。”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盧軍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表示。
錨定新型工業化關鍵任務,深入實施新型工業化大推進戰略,加快實施產業集群“提能”、產業集中發展“協同”、供應鏈平臺“固鏈”等“七大行動”,打造全國新型工業化示范區,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五大優勢產業全面突破、9個新興特色產業競相發力、“51020”現代產業集群持續強壯。
堅持“五維并重”,以流域綜合治理倒逼產業轉型,以供應鏈思維引領產業升級,以“雙集中”辦法優化產業布局,以信息化促進數實融合發展,以共同締造理念提升行業治理;突出“五業并舉”,加快傳統產業煥新、優勢產業突破、新興產業上量、未來產業前瞻布局以及生產性服務業挖潛,進一步謀深謀精突破口、切入點,抓細抓實重點任務、政策舉措,全面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
“努力以經信之為擔當省之要事、以工業之穩支撐全省經濟之穩、以產業之進激發新質生產力之變,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盧軍表示。
優良的營商環境
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
全國政協委員肖凱旋
感言 靈秀湖北重商親商,營商環境優良;荊楚大地創業興業,一片優渥土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湖北的營商環境讓我印象深刻,黨委政府非常支持民營經濟發展。”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湖北省工商聯副主席、金馬凱旋集團董事長肖凱旋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
湖北省堅持定期舉辦親清政商座談會,形成“會前調研解決一批、座談對話解決一批、會后跟蹤解決一批”的訴求解決工作機制。此外,省工商聯持續加強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臺建設,不僅民企入駐,商協會、律師和各級黨政機關的政務人員也紛紛入駐,實現民企訴求“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企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著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調研中,肖凱旋與許多民營企業家有著相同的感受,“湖北省優越的營商環境,深深打動著我們。”
2023年四個季度,湖北民營經濟景氣指數分別為50.5%、50.7%、51%、51.3%,呈逐季上升態勢。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3年度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顯示,湖北營商環境排名實現“三年三進位”,入列全國前十,首次跨入第一方陣。
“靈秀湖北重商親商,營商環境優良;荊楚大地創業興業,一片優渥土壤。”肖凱旋說,有了黨委政府的悉心呵護,民營企業扎根湖北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
乘“數”而上
加“數”前行
全國人大代表馮丹
感言 數字化賦能形成新質生產力,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不斷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荊”彩篇章。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曹雯
近年來,湖北乘“數”而上,實現數字經濟全面賦能,多項指標領跑中部,數字產業量質齊升,數字基建越筑越實,特色應用加速落地。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馮丹說,一組組亮麗的數字、一項項矚目的成就,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2023年,湖北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7%;深入實施數字經濟躍升工程,累計建成5G宏基站12萬個,千兆光網實現鄉鎮以上全覆蓋;算力與大數據產業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達到1200億元,武漢超算等13個算力中心、三峽東岳廟等144個數據中心高效運營,45個項目入選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上云工業企業超過5萬家。
在中央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中,湖北連續第三年入列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全國前十名,居第一梯隊,是中部唯一入圍省份。
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也有亮眼表現。“一網通辦”“一事聯辦”增渠道減流程,“跨省通辦”實現突破,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馮丹說,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取得創新突破、數字社會加速邁向普惠便捷、數字政府建設效能持續優化,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三大都市圈建設
全面提速
全國人大代表劉曉艷
感言 作為一名在基層從事農業科研創新工作的代表,希望為三大都市圈建設科技同興、產業同鏈等方面貢獻力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2023年,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櫛風沐雨、砥礪奮進,交出了難中求成、競進有為的高質量發展新答卷。其中,武漢都市圈、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建設全面提速,協同發展勢頭喜人。”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曉艷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
劉曉艷說,一年來,我省三大都市圈建設堅持規劃同編、交通同網、科技同興、產業同鏈、民生同保,扎實推進都市圈年度重點任務,武漢新城、襄陽東津新城、宜昌東部產業新區等標志性牽引性工程加快建設,雙柳長江大橋、燕磯長江大橋等互聯互通重大項目加速推進,武漢至陽新、襄陽繞城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眾多瓶頸路打通,武鄂黃黃城際鐵路實現公交化運營,“漢孝隨襄十”汽車產業走廊、宜荊荊綠色化工產業集群加速邁向萬億級。
成績來之不易,催人奮進。新的一年,我省又將全面提升三大都市圈發展能級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接續推進。
我省是科教大省,科教優勢明顯。作為一名在基層從事農業科研創新工作的代表,希望為三大都市圈建設科技同興、產業同鏈等方面貢獻力量。
湖北油菜支撐我國油菜
在世界的領先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鄧乾春
感言 通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支撐我省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湖北油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曾連續23年位居全國第一,有效支撐了我國油菜在世界的領先優勢。”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鄧乾春,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
湖北是傳統的油菜大省,油菜科研和生產始終引領油菜產業發展方向,在我國高產油菜物種替換、雙低油菜和雜種優勢等三次重大產業革命中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并進一步在高產高油油菜、短生育期油菜、適合鹽堿地生產油菜等新品種選育中,擴大了領先優勢。
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把油菜擴種工作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湖北各地的資源稟賦,自覺扛責、主動作為,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油菜擴種任務。據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2019年至2023年,湖北油菜擴種面積累計達426萬畝,平均畝產提高17公斤。2023年湖北油菜籽總產量286.09萬噸,連續4年突破歷史最高水平。鄧乾春介紹說:“湖北油菜生產具有地理氣候條件優越、高端科研平臺齊備、人才團隊創新能力強等綜合優勢,具備實施國家油菜產能提升技術集成示范試點的條件和能力。”
以湖北為代表的長江流域冬油菜產區,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我國油菜生產的85%以上。穩定并提高長江流域油菜產能,對于提升我國食用油自給率、增加話語權,保障國內食用油供給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鄧乾春表示,目前,我省鼓勵長江流域各地,多用冬閑田種植,不與水稻爭地,實行稻油連作,可以促進糧油兼豐,還有涵養水土功能。
為民營企業發展
搭建更大舞臺
全國政協委員黨蓁
感言 加快推動供應鏈體系建設成勢見效,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加快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是立足湖北區位、交通、科教、產業等優勢,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的因勢之謀,是探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湖北路徑、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重要抓手,也是促進我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黨蓁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
產業鏈供應鏈是現代經濟的重要形態,其韌性和安全水平反映一國經濟抵抗風險能力的大小,對現代化經濟體系運行具有重要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
黨蓁介紹,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供應鏈體系建設,堅定不移把供應鏈體系建設擺在戰略和全局位置來抓,以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抓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制定供應鏈平臺建設行動計劃,圍繞大宗商品、汽車、紡織、醫藥等打造7大省級供應鏈平臺,“特別是支持以民營企業卓爾智聯為主體,牽頭成立華紡鏈。支持民營企業九州通集團參與組建九州醫藥供應鏈公司,支持省楚商聯合會承辦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搭建供應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上取得積極成效,有力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內外貿全面暢通,也為我省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搭建了更大舞臺”。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重要生力軍,也是加快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的重要力量。”黨蓁說,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堅持平臺化運作、制度化保障,加快推動供應鏈體系建設成勢見效。
“51020”現代產業集群
加速崛起
全國政協委員韓民春
感言 湖北發展的綜合優勢不斷鞏固拓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宏斌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委員、民建湖北省委副主委韓民春說,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環境和交織疊加的風險挑戰,湖北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推進強信心、防風險、穩增長、推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邁出了堅實步伐。通過調結構促轉型,推動新質生產力不斷發展壯大。
湖北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突破性發展5大優勢產業,“51020”現代產業集群加速崛起,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矩陣加速形成,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北斗等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速賦能,實現躍升,增加值占 GDP 比重提高到47%。通過固根基鍛長板,推動綜合優勢加快提升。不斷鞏固拓展湖北發展綜合優勢,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更加協調。
韓民春堅信,湖北將勇于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踔厲奮發、團結拼搏,全力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推動縣域產業發展
幫助農民增收
全國政協委員嚴建兵
感言 筑牢農業基本盤,為縱深推進強縣工程貢獻力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雅青
“實施強縣工程,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嚴建兵說。
過去一年,湖北深入實施強縣工程,著力推動縣域經濟特色發展。GDP過500億元的縣市區增至37個,規模過百億元的縣域產業集群增至40個,31個重點縣工業產值占全省比重達到33%。
與此同時,鄉村振興同步扎實推進。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350萬畝,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加快發展、產值突破7000億元,仙桃等3個縣市區入選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宜都、大冶等5個縣市區獲評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筑牢農業基本盤,是推動強縣工程深入實施的基礎。”嚴建兵說。
崇陽縣雋青家庭農場是民盟湖北省委、民盟華中農業大學委員會鄉村振興實踐基地。近年來,嚴建兵帶領玉米團隊為該農場提供優質甜玉米種子,全程指導種植技術。
雋青家庭農場從承包20畝地起步,發展壯大到流轉土地2000畝,經營甜玉米、優質油菜、優質稻、甜瓜、蓮藕、油菜薹等,收益豐厚,成為當地回鄉創業的典范,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我們將繼續開展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把科技致富的種子播撒在鄉野沃土里,推動縣域產業發展,幫助農民增收。”嚴建兵說。
共同締造
已在鄉親們心中生根發芽
全國人大代表董振興
感言 讓居民唱主角,提升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實現美麗村莊大家建、美麗村莊大家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萌葉
省委提出,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構城鄉社區基本治理單元,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通過讓干部沉下去、讓群眾成為主體,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全國人大代表、蘄春縣橫車鎮九棵松村黨委書記董振興說,共同締造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過去,村民覺得村莊環境改造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往往是“村里干,村民站在一旁看”。共同締造開展以來,我們村充分運用“五共”工作法,匯聚民意民智民力,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怎么改,征求居民的意見;改哪里,居民出主意;改得好不好,居民來評價。就這樣,讓居民唱主角,提升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實現美麗村莊大家建、美麗村莊大家管。
董振興說,如今,“共建共享”的理念已在鄉親們心中逐漸生根發芽。村里二組有不少村民是開貨車的,晚上習慣將貨車就近停靠在主干道旁。貨車體積大,一來占道影響環境,二來容易遮擋視線,留下交通隱患。垸組夜場會上,村民紛紛提出,規范貨車停放。
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想辦法。經過一番商議,車主們表示“愿意多走兩步路”,將貨車集中停放;有村民則提出附近有自家的閑置空地,可作為臨時停車場。就這樣,大貨車停放問題順利解決了。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圍繞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讓大家主意一起想、事情一起干、事務一起管、好差一起評、成果一起享,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
全國政協委員付誠
感言 堅定走好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綠色生態是湖北的寶貴財富、最美底色,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低碳化,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付誠說。
近年來,湖北編制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著力推進三峽壩區、丹江口庫區等重點地區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付誠說,丹江口水庫作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中國重要的濕地保護區、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擔負著“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重大政治使命,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支撐,使南水北調工程沿線超1.5億人直接受益。
2023年,十堰錨定“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目標,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統領,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丹江口水庫供水水質達到Ⅰ類標準,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全省第一,生態環境向優向好。去年底,十堰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
“建議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建設丹江口庫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把丹江口庫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建設納入南水北調中線后續工程同步實施,更好統籌推進丹江口庫區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和高質量發展。”付誠說。
(圖片均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跡 張朋 陳少哲 攝 制圖 徐云)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孫偉建言 將綠色低碳節約作為基本國策
下一篇:
湖北代表團出發赴京參加全國兩會
咸寧新聞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朱哲、特約記者祝軍報道:5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
題:脫貧后如何接續奮斗?——代表委員熱議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華社記者范帆、郭強“我們村正在挖掘民族特色發展鄉村...
凝聚起決戰決勝的人民偉力——2020年全國兩會巡禮新華社記者歷史,總在關鍵時刻標注下特殊的印記——2020年5月21日至28日,中...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開幕習近平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在主席臺就座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栗戰書主持大會聽取關...
”來自內蒙古阿拉善盟的全國人大代表戈明說:“我們手拉著手、心連著心,一定能攻堅克難,在新的逐夢航程上前進。
代表委員表示,新的一年,將以實干開拓進取,努力交出更加精彩的高質量發展答卷,用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在代表委員們的呼吁和推動下,國家層面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讓我深切感受到了依法履職盡責對社會發展、教育進步的推動作用。
建立外聘人員考勤、推門聽課、授課內容備案等制度,與其簽訂師德師風和校園安全責任書,明確外聘人員工作職責,規范外聘人員教學...
“在鞏固深化隊伍教育整頓成果的基礎上,持續做好隊伍規范管理工作,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助力法治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閉幕批準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通過關于修改地方組織法的決定習近平簽署主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