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流水線到熏房,五年碰壁覓得新商機;他從土作坊到千萬企業,直播鏡頭里提倡臘味創新;他用一條臘肉產業鏈,讓200戶村民增產增收……
日前,通山縣大畈鎮隱水村的長輝農產品有限公司內,10多個熏房正升騰著裊裊青煙。柴火燒得噼啪作響,房梁上掛滿的臘魚臘肉泛著金黃油光,濃郁的熏香順著門縫溢出,引得路過的游客直咽口水。
通山縣長輝農產品有限公司創始人阮長輝穿梭在熏房與打包區之間,手機夾在脖頸間,一邊接聽著廣東客戶的訂單電話,一邊麻利地幫工人稱重打包——這位“90后”創業者,正用一塊臘肉敲開山城通向全國的大門。
“來嘗嘗剛出鍋的五花臘肉,肥而不膩!”阮長輝掀開熏房厚重的棉門簾,熱浪裹挾著松木香氣撲面而來。他抓起一塊油亮的臘肉,指尖的老繭在臘肉皮上蹭出沙沙聲響。誰能想到,11年前他還在沿海汽車廠的流水線上擰螺絲。
2014年,嗅到家鄉隱水洞景區開發的商機,阮長輝辭掉工作回鄉創業。
五年間,阮長輝開過餐館、賣過麻餅、養過麂子,卻屢屢碰壁。
“最慘的時候,賬上只剩2000元。”阮長輝指著倉庫角落的舊賬本苦笑,泛黃的紙頁上還留著2018年虧損的紅筆批注。
轉折發生在2019年春節,妻子的外地親戚托他寄臘肉,這個尋常請求讓他突然意識到:“農村家家都會熏臘肉,但通山連個像樣的臘肉品牌都沒有!”
說干就干!阮長輝將祖屋改造成作坊,跟著村里80歲的王大爺學腌制,用土灶熏制出第一批臘肉。
“第一次熏過頭了,臘肉焦得像塊炭。”阮長輝擼起袖子,小臂上還留著被熏房柴火燙傷的疤痕。
為了掌握火候,阮長輝在熏房打地鋪守了半個月,終于摸索出“松木熏香、谷殼上色”的獨家秘方。當第一批臘肉送到景區農家樂,游客嘗過后當場下單100斤,他激動得一夜沒合眼。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剛出熏房的排骨,肥瘦相間,上鍋蒸20分鐘就能吃!”在公司的直播間,阮長輝對著手機鏡頭熟練地拆解臘肉,身后的背景墻循環播放著熏房實拍視頻。
2020年,阮長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啟抖音直播,沒想到首場就賣出300斤。
“有個上海客戶買了一次后,每周都下單,還介紹了20多個朋友來買。”阮長輝介紹。
品質過硬加上直播賦能,阮長輝的臘肉火了。2022年,他投資600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0多間熏房年產能達150噸。
走進生產車間,工人們穿著消毒服分揀臘肉,包裝線上的真空機飛速運轉,快遞單上的收貨地址覆蓋全國31個省份。
“現在每天發200多單,銷售旺季還需要雇人幫忙打包。”阮長輝指著倉庫里堆成小山的快遞箱,嘴角揚起笑意。
創業路上,政策的“及時雨”讓他暖意十足。縣市場監管局派專家指導流程優化,縣農業農村局扶持建起凍庫,縣交通局修通進場水泥路,金融部門送來貼息貸款。
“沒有這些支持,公司不可能這么快上軌道。”阮長輝指著“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的榮譽牌說道。
“阮老板,這季的豬肉送來了!”村口養殖戶陳大叔的貨車剛停穩,阮長輝就迎了上去,掏出手機掃碼付款。
阮長輝算過一筆賬:公司年收購鮮肉300噸,按每斤比市場價高1元計算,每年也能為農戶增收60萬元。
在打包區,52歲的村民吳大姐麻利地封裝臘肉,指尖翻飛間已捆好20個包裹。“在家門口上班,每月能掙3000多,還能照顧老人。”吳姐說,像她這樣在公司就業的村民有30多人,加上帶動的養殖、運輸等產業鏈,阮長輝的臘肉生意間接讓村里200戶家庭鼓起了腰包。
“下一步想做臘肉預制菜,讓城里人加熱就能吃。”阮長輝指著廠區擴建圖紙,規劃中的深加工車間將引入真空鎖鮮技術。他的抖音賬號“通山臘肉哥”已有5.8萬粉絲,每條視頻下都有網友留言“求鏈接”。這塊從山村里走出的臘肉,正借著電商的翅膀,把通山的煙火氣帶到全國餐桌。
咸寧日報記者 朱亞平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創在咸寧】通城返鄉創業者劉海洋: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據悉,此次活動源于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一封回信,旨在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講...
“武漢復蘇了,我也復工了”。近日,武漢華源電氣設備有限公司“90后”網管員萬歡終于等來了復工的這一天。從3月中旬只身返回...
江右時評:在戰“疫”中鍛造青春名片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廣大青年努...
革命老區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憑借獨特的自然隔離區、天然草場以及牧草種植等優勢,當地農民一直有養羊...
現在的“90后”家長,很早便意識到了不僅需要培養孩子們的基本技能,還需要激發他們的創造潛力,引導他們成為具有創造性思維...
當第一名選手沖破終點線的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所有的努力與付出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周圍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2月20日,一位眉目清秀、溫文爾雅的“90后”女孩來到咸寧高新區橫溝橋鎮,捐贈了價值14000余元的愛心物資,支持該鎮疫情防控工...
今年五一假期,漢口里人氣逐漸恢復。傲雪,江漢區民政局工作人員,疫情期間,她在滯漢人員服務專班負責辦理市長專線等工作。...
今年春節,不少外地人響應國家“就地過年錯峰返鄉”的號召,止住了回家的腳步,留在咸寧過年。響應號召,守護平安守護團圓“...
咸寧網訊記者鄧昌爐、甘青、通訊員高雪梅、王永紅報道:8月2日晚,咸安區賀勝橋鎮黨校課堂里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