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牛一兵,國家民委專職委員(正部長級)秦宜智,安徽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西明出席論壇并致辭。
牛一兵在致辭中指出,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網絡空間日益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生產生活、交流交往的新空間,給民族工作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在網絡空間不斷鞏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守正創新,不斷鞏固壯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網上主流輿論;堅持綜合施策,努力營造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良好網上輿論氛圍。
秦宜智在致辭中指出,互聯網是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弘揚正能量的重要載體,也是輿論斗爭的主戰場。國家民委高度重視網絡民族工作,切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注重思想引領,創新傳播方式,加強輿論引導與國際傳播,匯聚網絡正能量,引領時代新風尚,積極打造體現共同性的網絡生態系統,著力構筑網上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張西明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安徽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能量和好聲音成為時代強音。當前,網絡空間已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交流交往的重要場域,我們要夯實民族團結進步思想根基,奏響民族團結進步新樂章,讓互聯網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
本次分論壇以“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網絡空間”為主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沈江平,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肖小勇,安徽師范大學教授劉道勝,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孫尚武,中國民族報社總編輯閆永分別發表主旨演講。河南衛視總編室總監徐娜,視頻博主司徒建國(Stuart Wiggin,英國籍),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古麗米娜·麥麥提,全國民族團結宣講“青騎兵”、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學生周彥博等嘉賓,圍繞“同心同向共情共鳴 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進行圓桌對話。
論壇啟動了2025年“道中華·邊疆行(神州行)”主題宣傳活動、“中華瑰寶”文物創意秀活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論壇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輿情管理局、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道中華文宣平臺承辦,安徽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中國日報網、中國民族報社協辦。中央網信辦、國家民委等有關司局負責同志,中央主流媒體和重點新聞網站以及相關商業網絡平臺負責同志,專家學者,高校師生等120余人參會。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連續五年召開,這個大會何以受關注?
下一篇:
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累計推選出400個成績突出賬號
”回望中國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100年的奮斗史和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了解一個個推動中華民族朝著偉大復興不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通過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光輝歷程的回顧,把一百年來中國共產...
”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從根本上扭轉了近代以后中國人民...
深刻理解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內在邏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黨中央著眼于維護中華民...
在把握“五個突出特性”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這是...
”新時代新征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
民族事務被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依托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
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必將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
一方面,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文化.可以從文明誕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養成,再到“自在”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三個方面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