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整治網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規范使用亂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和育人生態,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清朗·規范網絡語言文字使用”專項行動。
語言文字是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標志。近年來,借助信息技術塑造的網絡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愈發便捷,也推動著語言文字不斷向前發展,煥發新的風采。
網絡語言具有個性化、縮略化、諧音化等鮮明特點。客觀上講,很多網絡熱詞抓住了事物的特點規律,很容易引發人們共鳴共識。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語言也不例外。當前,一些格調不高、相當粗鄙暴力的網絡詞語在網上網下甚為流行;還有一些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缺乏文化內涵和令人費解的網絡詞語,常被一些網民使用。特別是,不規范用字情況在網絡上表現得較為突出,社交平臺上常見錯字、異形詞、繁體字等,一些媒體賬號所發內容也存在誤用和疏忽。
網上語言文字不規范使用的潛在危害是多方面的,對用戶而言,在網絡閱讀快節奏、碎片化背景下,不規范用字會增加信息接收難度,一些語言文字“邪氣入侵”,更會誤導未成年人,給學校的語言教學造成不利影響。對各類機構而言,不規范用字會削弱發布內容的嚴肅性、權威性。而從文化傳承角度看,不規范用字容易以訛傳訛,不利于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之所以出現此種現象,從個體上看,有的為了張揚個性,用自創自制的語言文字表達獨到見解,展示獨特之處;也有的為了嘩眾取寵,用粗制濫造的語言文字,吸引流量、擴大收益等,從而加劇了網絡語言文字的變異和變形。
規范網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是加強語言文字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加強語言文明教育,強化對互聯網等各類新媒體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和管理,堅決遏阻庸俗暴戾網絡語言傳播”。2023年實施的《信息技術產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管理規定》強調,“數字和網絡出版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當符合漢語拼音、普通話語音、規范漢字、現代漢語詞形、標點符號和數字用法等語言文字規范標準”。
此次兩部門開展“清朗”專項行動,是對有關規定的貫徹落實,鮮明傳遞了嚴查嚴治、徹查徹治,扶正祛邪、清風正氣的強烈信號。專項行動聚焦部分網站平臺,特別是“熱搜榜單、首頁首屏、發現精選”等重點環節,而這也是不規范網絡語言文字的主要集散地,重點整治歪曲音、形、義,編造網絡黑話爛梗,濫用隱晦表達等突出問題,這些舉措可謂精準直抵“病灶”,通過靶向給“藥”,為網絡語言文字糾偏正向。通過集中清理不規范、不文明網絡語言文字相關信息,有助于遏制濫用諧音、拆字傳播不良信息等亂象,使網絡語言更規范。
讓網絡語言文字規范又不失活力,需要多管齊下、多方發力。職能部門在加大依法查處力度的同時,也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讓規范、典雅、優美的語言文字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互聯網平臺作為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抵制和清理不規范語言文字。作為公民個體,需要自覺提升網絡素養,強化法律意識、文明意識,自覺規范語言文字使用,共同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歐陽晨雨)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2025年1月湖北省網絡安全態勢
下一篇:
“清朗·規范網絡語言文字使用”專項行動開展
《通知》指出,長江流域禁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保護長江母親河和加強生態文明...
一起來看看吧▼今天(4月30日)受冷空氣影響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氣過程氣溫較低,風力較大5月1日至4日我市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氣...
咸寧網訊?記者譚宏宇、見習記者阮智愚報道:2月24日下午,市政協黨組會議暨六屆十二次主席會議召開,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梁...
咸寧網訊?記者譚宏宇、見習記者阮智愚報道:2月24日下午,市政協黨組會議暨六屆十二次主席會議召開,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在發布會上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近距離的飛沫傳播...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切實做好長江流域禁捕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沿江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各有關...
今天(11月8日), , “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并全文公布。“十四五”期間,要全面加強文物保護研...
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為貫徹...
農發行通山縣支行開展政策性糧食庫存大清查4月中旬以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
“我們對待老年人的態度應該像高速公路收費站一樣,有個綠色通道。針對這一情況,有的地方專門開辟“無健康碼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