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從教的三個信念
潘家灣中學54歲的孔興發(fā)老師,參加工作35年一直扎根在農村中學任教。多次獲得了市級學科帶頭人、縣級優(yōu)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等稱號,發(fā)表論文15篇。2017年被評為“咸寧名師”。在他35年的從教生活中,一直秉承三個信念:要做一位有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做一位教學業(yè)績突出的教師;要做一位研究型教師。
做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
2013年、2014年孔興發(fā)老師因患青光眼先后2次在省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每次出院回到家里,他總是擔心學生的課程會落下,總是催促自己不能閑在家里,得去上課,把學生落下的課程趕緊補回來。他向學校領導請示要求上課,領導對他的病很是關心,想讓他休息一段時間,等眼病養(yǎng)好了再說吧。他卻堅持要上課。因為一份信念在催促著他:教育是一份良心的工作,既然我從小就渴望成為一名教師,我選擇了這個職業(yè),也熱愛這個職業(yè),我就要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為教育好每一位學生奉獻自己的一切。于是剛出院的他第二天就走上了講臺。
做一位教學業(yè)績突出的教師
他剛上三尺講臺時只是一個高中畢業(yè)生。知不足而后勇,我先后參加了專科、本科的進修,歷經近8年的艱辛努力,先后取得了專科和本科文憑。
教學中,每當他看著可愛的學生們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聽到那一句句熱情地問候:老師好。一股由然而生的幸福感將他包圍。于是心里一次又一次的慶幸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他深知,踏上講臺,我就成了學生們最信任的人,成了他們指引方向的明燈。強烈的責任感沖擊著我,每時每刻都不斷提醒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面對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和一顆顆純真的心靈時,他沐浴到了人間最溫暖的春風,體驗到了世上最珍貴的情誼。這一切的一切驅使他不斷地前進,不斷地努力工作。
做一位研究型教師
多年來,他十分注重因材施教,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在研究中去探討. 在探討中去歸納總結,立足實踐,形成特色。近年來,他擔任數學課題組組長,先后參加了縣級、省級課題研究并分別結題獲得縣級一等獎,省級獎。在課題研究工作中他努力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取得了可喜成績,受到學生和家長好評。
孔興發(fā)老師就是這樣的人。這三個信念始終激勵著他,努力工作,把自己全部精力無私地奉獻給崇高的教育事業(yè),無愧于人民教師的稱號.
編輯:Administrator
易秋生,在咸安區(qū)教育界可是個響亮的名字。他今年51歲,咸寧高中高三B7、B9班地理老師。上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北省黃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