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希子
|
在咸寧市泉都學校的校園里,總能看到一位步履匆匆卻眼神溫暖的身影,她就是余濤,一位在小學語文教育戰線上默默耕耘了29年的“老兵”,她默默用愛與責任詮釋著教育的真諦,用智慧與堅守書寫著平凡而偉大的育人篇章。
三尺講臺守初心
余濤是市泉都學校402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四年級年級組長。1996年,19歲的她從師范院校畢業后,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走進了小學畢業班的教室。從此,一支粉筆、一本教案,成了余濤最忠實的“伙伴”。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跟上進度?如何應對課堂上的突發情況?……余濤深知,語文是傳承文化的紐帶,是培養思維的沃土。為了讓課堂擺脫“填鴨式”教學的桎梏,她不斷探索創新。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同學們想象下,你們是否見過類似的場景?在腦海中想象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古詩詞很快就記住了?”通過形象生動的講解,激發了學生們的想象力,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另外,余濤還鼓勵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配樂朗誦、思維導圖等方式,將《草船借箭》《月光曲》等課文變成生動的“情景劇”,學生們說:“上語文課就像在看電影!”
海量閱讀也是余濤的創新教學實踐。余濤積極在班級設立“圖書漂流角”,開展“每日晨誦”“親子共讀”等活動,帶領學生從《安徒生童話》讀到《城南舊事》,從唐詩宋詞品到現代散文。她堅信:“閱讀是孩子飛向世界的翅膀。”
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余濤還設計了基礎題+拓展題+挑戰題”三級任務單,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找到成就感。
29年來,余濤始終堅守在語文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24年,教學成績一直位居前列。
29年的堅守,也讓余濤自身收獲了累累碩果:“常規教學先進工作者”“師德標兵”“骨干教師”“四有好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紛至沓來。而面對榮譽,余濤始終保持謙遜:“這些榮譽屬于所有為教育事業奮斗的人。”
潛心鉆研促提升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余濤深知這個道理。她常年堅持學習,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多年教學中,余濤潛心鉆研教材,反復研討新課標,堅持業務自學,認真做好筆記,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規律。
活到老,學到老。1999年,余濤通過成考被咸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錄取,2002年修完該校“小學教育”專業全部課程,獲得專科學歷;2012年再次通過成考被湖北科技學院“小學教育”專業錄取,2015年獲得本科學歷。
此外,余濤扎實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德理念。
多年來,余濤在教書育人的園地里始終不忘育人初心,既有扎實的教學功底,又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從教以來,她撰寫多篇論文,獲得多個不同級別的獎項,參與多個課題研究。其2012年撰寫的《馳騁想象,讓思緒飛揚起來——<太陽請假的時候>教學案例》在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教育科研理論與實踐》一書中發表;微課《樹和喜鵲》在2020年“全國優質教育教學成果展評”活動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榮獲國家級優秀論文一等獎,并于2022年在《中國基礎教育資源庫》雜志中發表。
“如果我自己都不勤奮刻苦,怎么能去教導學生呢?要想正人,必先正己。”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余濤總是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導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在家備課和批改作業,已經成了余濤的常態。
愛心澆灌潤桃李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在余濤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辰,需要用愛去喚醒、去照亮。
余濤堅持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到校,用辛勤和愛心為孩子們開啟新的一天。她自費購買圖書,充實班級“愛心書角”。她說:“只要站在講臺上一天,我就要對得起孩子們的每一聲‘老師’。”
擔任班主任24年,余濤獨創“三心工作法”:用愛心點亮希望,用耐心靜待花開,用慧心啟迪未來。她的辦公桌上常備著一本特殊的“成長日記”,詳細記錄著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和心理動態。
余濤家訪的足跡遍布楊下社區的大街小巷、甘魯村和樊塘村的田間地頭。她堅持每學期至少面訪全班學生一次,重點學生面訪不少于三次的習慣。
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教師格外的關注與呵護。面對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孩子,余濤傾注了更多心血。
在她班上有五個學生父母離異,平時都是爺爺奶奶照顧,缺少母愛,膽小不自信。余濤多次進行家訪,與孩子父母和爺爺奶奶溝通。目前這五個孩子都能正常與媽媽接觸,節假日也會被接去媽媽家里小住。漸漸地,孩子們性格開朗了,成績大有提高,余濤也深感欣慰。
余濤曾因身體原因住院做過兩次手術,她硬是咬著牙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治病,沒有請過一天假,沒有耽擱學生一節課。課堂上她總是神采奕奕。有人問她:“累嗎?”她總是笑著說:“當看到孩子們眼睛里的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同事評價余濤:“她像一團火,溫暖著身邊每個人。”家長豎起大拇指:“把孩子交給余老師,我們放心!”學生們回憶:“老師教會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如何做一個善良、勇敢的人。”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沒有豪言壯語的宣言,只有潤物無聲的付出。余濤像一支紅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更像一棵大樹,用年輪見證著一屆屆學生的成長。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扎根鄉土 點亮夢想 ——記崇陽縣天城鎮桃溪中學教師劉仁新
下一篇:
扎根教育沃土 靜待花開有聲 —— 記咸寧市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教師黃瓊
8日,當記者進入嘉魚縣渡普鎮王家莊村時,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寬闊的臍橙大道。2017年,在渡普鎮支持下,王家莊村連續三年舉辦“...
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樂于為寶寶奉獻,這有利于寶寶獲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為父母解除后顧之憂。城市中居...
陳怡升(咸安)今日元旦,大雪的日子,早起無事,獨自一人閉門關窗,端坐于鍵盤前,心中似有萬語千言,卻又覺得無從說起。而...
■許愛瓊(嘉魚)站在時光之岸,看奔涌的河流一瀉千里,有什么能阻擋它的一去不復返呢?深情回望2020年,有太多值得記憶的人和事...
咸寧網訊通訊員崔雪芳、陳志: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咸寧天然氣門站全體總動員,全力以赴投入這場戰“疫”中。...
劃破疫情陰霾,展現凡人大愛——“中國網事·感動2020”一季度網絡感動人物群像掃描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楊穩璽寒冬陰霾散去...
我們要聞令而動、聽令而行,以高溫下的堅守者為榜樣,主動深入旱情最嚴重的地方,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讓黨旗在抗旱減災...
咸寧網訊通訊員饒坎報道:近日,漢口銀行咸寧分行黨委開展以“學先進、獻愛心、強擔當”為主題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通過此次...
咸寧網訊(通訊員饒坎)近日,漢口銀行咸寧分行黨委開展以“學先進、獻愛心、強擔當”為主題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通過此次主...
我看不見你甜美的微笑,卻看得見你忙碌的身影……”近日,筆者采訪得知,這是嘉魚縣官橋鎮干部任松清,利用微信創作詩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