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一:
2005年8月5日,嘉魚縣某校高三學生軍軍(化名)與九名同學一同慶祝自己生日,幾人在晚上11時到三湖連江租船游泳。一直玩到次日凌晨一時,上岸時大家發現同學石某不見,幾人下水打撈無果,次日下午5時,石某尸體被打撈上來。(見南鄂晚報2005年8月12日6版)
鏡頭二:
2006年7月13日,家住溫泉城區的袁姓14歲雙胞胎和李姓13歲初中生在水塘戲水不幸溺水身亡。
同一天,咸安區橫溝橋鎮郊外,16歲少年徐某,與伙伴一起到鎮郊游泳時溺水身亡。(見南鄂晚報2006年7月14日2版)
鏡頭三:
2006年7月12日,家住麻紡廠的4歲女童(麗麗)走失,其家人憂心如焚,四處尋找,5個小時后在民警的幫助下,麗麗被送回家中。(見南鄂晚報2006年7月13日2版)
今年6月10日,崇陽男子舒某帶領2歲女兒在溫泉集貿買菜,恰遇一崇陽老鄉,兩人聊天時,女兒被三名女子帶走,后因追趕及時,舒某找回女兒。(見南鄂晚報2007年6月15日2版)
鏡頭四:
今年7月5日,咸安區大畈村一11歲女孩在青龍路施工現場一深水溝中洗腳,不幸滑入水中,溺水身亡。(見南鄂晚報2007年7月6日2版)
暑假期間,學生相對處于無人看管的“真空”狀態,因此,假期往往成了是各種意外傷害事故的高發期,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觸電、拐騙等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以溺水事故最為嚴重。
家長:雖經常教育,但仍擔心孩子安全
“孩子放暑假,經常一人在家,作為家長,我總不能安心。一有空就打電話回家,看看他怎么樣?!奔易《枠虻膭⑴扛嬖V記者,自己和丈夫工作很忙,而父母公婆都不在溫泉,每年暑假孩子都是一個人在家,雖然自己和丈夫經常教育孩子要注意安全,可孩子畢竟年齡小,即使是把他鎖在家里,也難以叫人放心,就怕孩子一人在家亂碰電器插頭、煤氣壇等物。
家住桂花東路的王女士則告訴記者,她兒子今年已經十一歲了,非常調皮搗蛋。去年暑假,孩子趁自己上班時偷偷跑出去玩了一天,直到晚上還沒回家,把家里人急壞了,生怕孩子出了什么意外。為了“省心+放心”,今年,一到暑假,她就把孩子送到學校培訓班?!霸谂嘤柊嗬镉欣蠋煿苤灿型瑢W一塊玩,我比較放心?!?br />
學生:有一定的自保知識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小學生,當記者問及一些安全常識時,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告訴記者,“在家不能隨意撥弄電插頭、不玩火”,“出門不亂穿馬路”,“不到電子游戲室和網吧”,“不跟陌生人走”,“游泳要有大人帶”……
看來,多數的中小學生都懂得一定的自我保護知識,但他們是否能真正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讓自己遠離危險呢?
記者在采訪中還看到了這樣一些畫面:幾個孩子穿著旱冰鞋在馬路上滑行;小區內,一些在健身器械處玩耍的孩子,不時做出一些危險動作;游戲機室里,仍有不少未成年人的身影……
教育人士:應共同關注孩子安全
一位老師向記者感慨:“不論平時多么強調要注意安全,孩子畢竟貪玩,有時一高興,就把老師、父母的話忘到天邊了,再加上他們年紀小,也缺乏應付突發事件的經驗。不過,現在學校、家庭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大多數孩子都知道遠離危險?!?br />
有多年教育經驗的陳老師認為,學生安全應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不僅要關注孩子身體的安全,注意孩子健康心理及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時也要加強對孩子安全教育,學校、家庭、社會應為孩子們創造出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記者 夏咸芳 周萱)
相關鏈接
暑期安全常識須知
◎沒大人帶不得游泳
溺水身亡是暑期學生安全的第一殺手,教育部日前發出緊急通知,強調中小學生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掌握基本交通規則
家長及老師應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諸如,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不要在馬路上打斗追鬧等等。
◎珍惜生命遠離危險
許多家長出于保護孩子的心理,不忍心讓他們知道死亡的可怕,這是不對的。父母應讓孩子知道死亡的概念,并教育他們懂得珍惜生命。
◎教孩子防不速之客
每到暑假,很多雙職工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里,這時一定要教會孩子防范不速之客。
要教會孩子父母離開家后就鎖好防盜門,將能夠進人的窗子也關好,防止壞人破門而入或從窗子潛入室內;有人來訪,可以隔著門窗與他對話,千萬不能開門;對自稱是修煤氣管道、修水表、修電表、修電話的來人,要先給爸爸媽媽或小區物業管理人員打個電話,問清情況后才決定是否開門;如果發現竊賊已經進屋,千萬不要驚慌,盡快躲藏起來伺機打電話或想法逃走,不提倡與壞人搏斗。
◎記住地址常用電話
年幼孩子走失的事情也常有發生,家長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記住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包括鄰居或朋友的),甚至以游戲方式反復記憶,達到準確無誤一口氣說出的程度。另外,110(匪警)、119(火警)、120(救護)、122(交通肇事)、114(電話號碼查詢)等急救和常用電話也要記熟。
◎遠離網吧預防犯罪
青少年犯罪率每年都呈上升趨勢,其原因一是厭學,沉溺于網吧;二是家庭管教不力,有的是留守家庭,有的是父母離異;三是結交社會上的不良青年等,受其影響走上犯罪道路。家長不能讓暑期成為監管的真空,要以對孩子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來愛護教育孩子,遠離犯罪,遠離毒品。
◎女孩要嚴防性侵犯
近年來,女孩遭遇性侵犯的不幸時有發生,尤其是農村留守女孩以及身患殘疾的女孩,家長更應該有的放矢,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教女孩學會自愛和自我保護,叮囑她們不要輕信別人的話,不隨便跟別人回家甚至隨其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