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縣富有中學 陳文訪
多年來,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作文要寫得天真自然,生動活潑,靈動可感,天韻適趣。那么,怎樣讓學生們的作文寫得天真與自然呢?我們首先注意的一點是,讓學生懂得寫作文不能擺架子,或者因感而發或者因事而發,或者因理而發。寫本色的文字,傾訴天真的心聲,同樣可以使語調像晶瑩的泉水一般,光明透亮。
現代散文名家豐子愷的散文就寫得天真自然,純正樸實。他為文,往往是興之所至,信筆寫去,平實自然,對事實體察入微,捕捉準確精當,不管敘事,狀物,抒情無不形象鮮明,使人如身臨其境,抑或能于淡逸中見情理,雖選材不見深奧,卻能把一般的事物寫得另有一番風致。朱光潛稱贊他:“從紛紜世態中挑出人所熟知而卻不注意的一鱗半爪,經過他的點染,便顯出微妙雋永,令人一見不忘。”且看這段文字: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書,也不想睡覺,捉一個四歲的孩子華瞻來騎在膝上,同他尋開心,我隨口問:“你最喜歡什么事?”他仰起頭一想,率而回答:“逃難。”
這極平淡、極樸素的寥寥數語,父親的忙里偷閑,孩子的率真,以苦為樂,躍然紙上,使人不得不帶著苦笑接受了這一份快樂。這段心理活動描寫,可以說,寫出了鮮明的個性,寫出了微妙的和諧,寫出了童稚的天真,妙趣橫生地顯示了那種真切自然,粗彩蓄趣的人間樂境。
經過長期利用閱讀教學的引領賞析佳篇名句和批改作文的圈點詳注,學生們大有收益,能逐漸將自己的作文寫得更天真,更樸實,更具個性化了。有個女生曾經在作文中謳歌了小男孩熱情獻血救小妹妹的心靈美的故事:“只見醫務工作室里,醫生正在替一個男孩抽血,旁邊床上一個五六歲的瘦弱的小女孩,儼然是他的妹妹,抽完血,男孩聲音沙啞地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醫生顫抖了一下,然后充滿愛心地說:‘抽血不會死,你還能活一百歲……’男孩從床上跳了下來……說:‘真的,你不騙我?’‘我不騙你。’男孩的眼里頓時放射出了光彩:‘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一百歲。’”
字里行間常常有一股好奇,尋美,求真的氣韻在徐徐飄蕩,文筆自然,生動活潑,讀了親切有味。(2004年7月13日咸寧日報)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