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華?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闊、精辟深刻、震撼人心,全面回顧了我黨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百年歷史過程,系統總結了我黨奠基立業、鑄就輝煌的百年奮斗成就,深刻闡明了我黨獨立自主、實踐創造的百年發展規律,科學展望了我黨開拓進取、走向未來的百年宏偉藍圖,是一篇充滿真理力量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
學習“七一”重要講話,重溫黨的歷史,我們要緊緊抓住“五個一”。
一、聚焦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主題的提煉和總結,為學習研究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為拯救民族危亡,一代代仁人志士進行了不懈探索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們黨已經走過了100年的歷程,但我們要始終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二、貫穿一條主線:偉大建黨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深刻總結提煉了偉大建黨精神,即“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強調指出“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人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不懈探索中生根發芽,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中茁壯成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發展成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進程中煥發時代光芒。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一切奮斗、一切創造的精神動力,是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精神原點和思想基點。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挑戰,越需要知重負重,越需要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英勇斗爭的大無畏氣魄。面對前行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甚至各種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唯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在困難挑戰面前甘灑熱血、敢于斗爭、勇于勝利,我們才能在新征程上創造新業績。
奮進新征程,發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就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難倒我們,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必將勢不可擋。
三、突出一個核心: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
在近代中國歷史舞臺上,為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各種政治力量輪番登場,各種主義思潮紛紛亮相。最終只有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出了民族危機,讓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只要我們深入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其核心和根本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就是堅持我們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黨的最高領導地位與作用,是在我們黨奮斗發展的輝煌歷史中形成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解放進步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卓越歷史中形成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四、把握一個關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七一”講話結束時,習近平總書記用“偉大、光榮、英雄”三個詞,熱情贊頌中國人民。七千余字的講話全文,“人民”一詞出現了86次,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全篇。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是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的集中體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征和理論品格。它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生活幸福作為“國之大者”,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展望未來,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五、堅持一個目標: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體黨員發出的號令,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最強音。這喻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更加光明,也是對新時代黨員干部提出新的使命擔當。
為此,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斗爭本領,牢記初心使命,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同時,要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
志于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在第一個百年中,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如今,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乘勢而上、銳意進取,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作者系市委黨校副校長)
編輯:hefan
上一篇:
呵護百年淦河 共襄十里畫廊 —— 關于推進淦河文化生態畫廊建設的幾點思考
下一篇:
主動作為全力服務“中國桂花城”建設
”回望中國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100年的奮斗史和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了解一個個推動中華民族朝著偉大復興不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通過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光輝歷程的回顧,把一百年來中國共產...
”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從根本上扭轉了近代以后中國人民...
深刻理解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內在邏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黨中央著眼于維護中華民...
在把握“五個突出特性”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這是...
”新時代新征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
民族事務被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依托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
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必將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
一方面,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文化.可以從文明誕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養成,再到“自在”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三個方面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