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章
夏雨灑過桑園徑,鳴蟬高唱柳絲垂。滿眸蔥翠田園色,喂蠶時分布谷催。喂蠶的時節又來臨了。喂蠶是我們年少時最難忘的記憶之一,自從小學四年級自然課上知曉法布爾的《昆蟲記》中關于蠶的記載之后,同學們便對這種神奇的吐絲昆蟲充滿了好奇,老師也提議同學們都嘗試去喂一喂,要求每個同學寫喂蠶筆記,于是班級里掀起了養蠶的熱潮。
喂蠶著實是個費心的活兒。從蠶種開始培育幼蠶就需費心勞神;幼蠶孵出后,為到處尋覓新鮮桑葉而煩惱;采回桑葉后,挑選、擦拭、定時定量投喂、迅速清理蠶的殘葉……每一個環節都得有足夠的耐心,絕不能粗心大意。要是僅有一時的沖動、草率對待,蠶就會毫無征兆地一只只夭折。
當然,要是照顧周到,喂蠶就成了極具滿足感的事情。只要熟知蠶的生活規律,保持恰當的濕度和通風,保證桑葉干凈無污染,空間整潔無病菌,堅持不懈精心照顧,蠶寶寶就會日新月異,發育良好。從蠶種、幼蠶、大蠶、蠶繭再到蠶蛾,蠶的生命雖然僅有短短的四十多天,卻能制造出比它自身大許多倍的蠶繭,能吐出精美絕倫的絲線,讓人親眼目睹什么是“作繭自縛”,什么是“物盡其用”,深切體會詩句“蠶饑日晚暫相離”的真正內涵。親自目睹蠶的生長歷程,親自體驗生命成長的欣慰,感悟養育一個小生命的艱辛。
那時,我雖不能徹底領會法布爾先生通過描寫蠶的生長來展現昆蟲世界的奇妙之處,但也有自己的小感悟:”身微性靜意悠長,獨占桑陰作繭房。細口徐吞青葉翠,柔軀漸裹素絲光。經春歷夏辛勤度,吐繭成蛹志念藏。自縛非為癡與傻,捐軀但使錦羅香。“
為何現在的孩子都不想親手喂蠶呢?主要是因為嫌麻煩。嫌什么麻煩呢?嫌蠶寶寶類似肉蟲的外形令人不適,嫌到處找桑葉麻煩又勞累,嫌一天多次投喂太繁瑣……追根究底,還是由于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缺少靜下心來做事的耐心。
我們小時候就見慣了牛牛在田埂上悠閑地吃草,羊在山坡上安靜地啃食,馬在馬廄里安然地休憩,燕子在屋檐下歡快地筑巢,蛐蛐在墻角不知疲倦地鳴叫,螞蟻在地上有條不紊地搬運,蜘蛛在墻角精心地織網,飛蛾在燈光下執著地飛舞……這些平常生活中的美妙畫面,給予我們的是平和與淡然、尊重與珍惜,使我們明白每個生物都有自身的獨特之處和價值,各有各的魅力,應珍惜大自然給予的所有。
我想念年少時的喂蠶經歷,那是一段充滿陽光與歡笑的回憶。從小小的蠶卵開始,看著它們一點點孵化,像黑芝麻粒變成了小肉蟲。每日精心采摘鮮嫩的桑葉,聽著蠶寶寶啃食桑葉發出的沙沙聲,仿佛是最美妙的樂曲。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蛻皮,最后吐絲結繭,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想念那簡單質樸、充滿樂趣的少年歲月,那是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時光。
編輯:但堂丹
男女之間是否存在著純正的朋友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跟王女士大學同學,開學沒多久就認識并相熟了,大...
有些感情是無須言語的,有些故事是須有原型的。在一個培訓班上,認識了一位兄長,我給他取了個綽號“高富帥”。率真,是“真...
“讀書分享活動營造了師生之間熱愛閱讀的氛圍,通過閱讀,同學們能激發出更多的智慧火花,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該校相關負責...
作為一所普通的民辦高中,我校錄取的學生中考成績普遍不高,大部分都在400以下,但我校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堂達標”的...
9月30日下午,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葛冰潔為七年級全體師生舉行了一場“為青春插上隱形的翅膀”的心理健...
嚴格規定:每位參加集會的同學進入會場時,由專人在門口負責測量體溫,參會同學在簽到本上簽字,由籌委員的同學分發參加會議的...
問卷收上來,教授一統計,發現: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A, 10%的同學選B, 80%的同學選C。愿你,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安度余...
每天早上天沒亮就起床,她第一個到教室陪著學生們早讀。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珊珊。
23年的迎來送往中,她默默堅守平凡崗位,用行動和愛心詮釋一個普通老師的敬業與奉獻。
在教《青春的情緒》這一課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體驗中探究,并牢固掌握新知,汪美麗創設了一個情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