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那是在年少時,那是在細雨紛飛的季節里,您這樣對我說:“我們去看爺爺吧。”爺爺長得是個啥模樣兒,我一點也不知道,但我還是屁顛兒著跟在您的身后,向著那老高的山上爬去。
在一座小小的土丘前,您停了下來,說:“爺爺就在這里。”然后,找來些小枯枝,在上面掛上符錢,再選擇稍空曠的地方,點燃了鞭炮。接著,您對我說:“來,給爺爺磕個頭。”我雖有些不明就里,但依然學著您的模樣,朝著這小土丘打躬作揖。
當我遠離了家鄉去求學后,當我在千里之外去工作后,清明節上墳祭祖,似乎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我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思想太激進,一直持有一種“對待老人就應該厚養薄葬”的觀點。于是認為,在清明節上墳不上墳,那是無所謂的事情,以至于前一次上墳是在哪個清明節,我也不大清楚了。“祭祖是一種習俗,是對先人的一種紀念。”您雖說沒有完全要求我一定要去祭祖,但您這樣對我說過。我知道,您還是希望我能夠回到祖先的墳塋前,希望我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先人。“人死后,難道還真有靈魂么?還能知道有人在紀念他么?”我就這樣對您說。
您沒有給我回答,也沒有給我講更多的道理,只是笑著問我:“要是我在山上了(故去的意思),那你會來看我嗎?”“嘿嘿……”我輕輕地笑了,這的確是不怎么好回答的。但是,我相信在您活著的時候,我對您是極為孝敬的,果真在您故去后,我該怎么做呢?那我還得好好考慮一下。
真是天有不測風云,我還沒有來得及完全考慮清楚這個問題,您也沒有等到我的回答,您就匆匆走了,就到山上去陪伴爺爺了。
今春的細雨又開始紛飛,今年的清明節又已來臨,獨自在家的媽媽早早就給我打來了電話,問我今年的清明節是否會回去看看您。
我突然想起了您曾經問我的話:“要是我在山上了,那你會來看我嗎?”我的雙眼瞬間就模糊,我的眼淚也悄然滑落,可您的形象卻在我的頭腦里清晰起來。我似乎已經看到了您,看到您在泥濘的山間小路上,一只手拄著杖,另一只手被母親攙扶著,正在蹣跚著前行。遠處,不時傳來一陣鞭炮的聲音,那是其他人在祖先的墳前……
“要是我不在了,你會來上墳嗎?”您的話,又一次在我的耳邊回響。還要說什么呢?今年的清明節,無論如何,我也要回到老家,回到您永遠住著的那個地方,會給您磕上幾個響頭的。
(胡新華)(作者地址:赤壁市河北大道288號生態小區)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