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瑾(溫泉)
從圖書館借到一本泛黃的舊版《沈從文文集》,扉頁上刊有1932年年輕時沈先生與九妹攝于青島的一幀黑白照片,沈先生清亮的眼神如沱江的潺潺清流。
佛家言,相由心生。他就是這樣,有一雙如孩童般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用一顆純凈的心感受著生活,溫暖地愛著,愛世間值得愛的一切。無論歲月給他什么,傷痛、屈辱、苦難,生命已是繁華落盡,不染塵埃。他的心是沱江的碧波,照山是山,看水是水,都映在他的心底和文字里。星斗其文,赤子情懷。他的愛、堅韌、溫和、悲憫,流淌在他的字和一生里。他寫過:“我輕輕地嘆息了好些次。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么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真心地愛著,十分溫暖地愛著!”因為沈先生的內(nèi)心充滿似清水洗塵般的愛、溫和、慈悲,也就離幸福不遠。他是坐在時光深處,品味幸福。
偶然看到弘一大師塑像,他清瘦的面龐,一身布衣,神情慈悲。他修的佛家戒律很嚴,生活極其清苦。有一日,好友夏丏尊來寺里看望大師,見他一身布衣,腳上的布鞋破爛不堪。他們一起吃飯,只有一碗白米飯和一道咸菜。夏丏尊問:“難道不會太咸嗎?”大師說:“咸有咸的味道。”飯后,大師倒了兩杯白開水,夏丏尊又問:“是不是太淡了,有茶葉嗎?”大師說:“淡有淡的味道。”是的,這就是,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39歲時出家,被截然分為兩半,仿佛年輕時的風(fēng)流灑脫、琴棋書畫詩酒花都是前生,后半生的孤苦寂寥都是自己選的,他隨遇而安,不怨、不悔。
他低眉、順目、清瘦、淡然、悲憫,沒有掙扎和苛求,只有一顆慈悲的心。原來,到了最后都是順應(yīng)天意。世間少有人能理解他精神世界的愉悅和幸福,大概只有畫家豐子愷能懂得他。當人世間的悲與欣都一一嘗遍后,只留下“悲欣交集”幾個字。其意味深長。
我覺得,幸福就是平淡溫馨的生活。幸福是寒冬送暖清風(fēng)拂面的溫情默默;幸福是一個會心的眼神,幸福是一個歡快的表情,幸福是很多很多……或許在生活中,每一個做妻子的都把丈夫?qū)ψ约旱暮亲o關(guān)愛和細致體貼深藏在心靈的沃野,催放著生命的鮮花。那幸福的芬芳、那摯愛的美麗時時滋潤著一個女人的柔弱和溫婉。我常常審視我的心靈,發(fā)現(xiàn)有幾縷淡淡的柔絲飄蕩在甜美怡人的花叢間。那些晶瑩纖細的柔絲薈集了我難以回報的愛,伴隨著鮮花,深情地回應(yīng)來自另一顆心的搏動,讓我感受到愛和幸福的溫暖。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自然和生命,或許上天的愛已經(jīng)給予我很多,讓我的人生充滿幸福感,我應(yīng)該知其足而后樂,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然心存喜樂,認真活在當下。 幸福的形式各有不同,在我眼里,身體健康、讀書、家人歡聚、快樂地勞動和工作就是幸福。
幸福不是在將來,更不是在遙遠的過去,它就在稍縱即逝的現(xiàn)在!只要我們擦亮能透射幸福的心靈之窗,就會發(fā)現(xiàn)身邊洋溢的或是潛藏著的幸福。
愛與幸福,也許就是生命最純粹狀態(tài)。做一個善待自己的女人,做一個精致從容的女人,這樣的女人,似盛夏里散發(fā)淡淡清香的一朵蓮,綻放在歲月里。整個世界就會充滿陽光與喜悅。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