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強
當第一縷晨光透過薄霧,輕柔地灑在古樸的小巷,端午的氣息便在空氣中悄然彌漫開來。那是一種古老而熟悉的香,是粽葉的清幽,是糯米的醇厚,是餡料的馥郁,更是人們對節日的深情與期待。
走進菜市場,人聲鼎沸中,我被那堆疊如山的粽葉吸引。它們是大自然的饋贈,是端午的使者,帶著山林的露水與泥土的氣息,靜靜地躺在那里。我輕輕挑揀著,每一片粽葉都像是一個小小的精靈,有著自己的姿態與性格。有的寬大舒展,像是綠意盎然的裙擺,輕輕一搖,便能舞出一片清涼;有的細長柔韌,像是少女的發絲,在微風中輕輕飄蕩。我仔細端詳著,用手輕輕摩挲,感受著它們的紋理與脈絡,仿佛能觸摸到大自然的脈搏。這些粽葉,是端午的底色,是歲月的書簽,承載著無數的記憶與情感。
回到家中,將粽葉浸泡在清水中,它們漸漸舒展開來,像是沉睡的美人從夢中醒來,伸了個懶腰,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我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著葉片。剪刀在手中輕盈地舞動,像是在編織一幅精美的畫卷。每剪下一刀,都像是在裁剪一段時光,一段關于端午的回憶。那些不規則的邊緣,像是歲月的痕跡,記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裁剪好的粽葉,整齊地擺放在一旁,它們仿佛在等待著一場盛大的儀式,等待著被賦予新的生命。
糯米早已淘洗干凈,顆顆飽滿,像是珍珠般晶瑩剔透。它們在水中浸泡了一夜,吸足了水分,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餡料也早已準備妥當,紅紅的棗子,像是燃燒的火焰,散發著濃郁的果香;咸香的肉塊,經過腌制,散發著濃郁的香氣;還有那翠綠的豌豆,像是點綴在畫卷上的綠寶石,清新而靈動。我將糯米和餡料放在一旁,它們像是等待出征的士兵,整裝待發。
開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粽葉,輕輕折成一個漏斗狀。那粽葉在我的手中,隨著我的動作而變化。我先舀一勺糯米,鋪在漏斗底部,像是為粽子鋪上一層柔軟的床褥。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放入餡料,那餡料像是一個調皮的孩子,總是想要從粽葉的懷抱中掙脫出來。我用勺子輕輕按壓,讓糯米和餡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像是在編織一個溫暖的夢。接著,我再舀一勺糯米,將餡料完全包裹起來,像是給粽子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最后,我將粽葉的兩端折疊過來,緊緊地包裹住粽子,用細繩將它捆扎起來。那細繩在我的手中,像是靈動的音符,編織出一首關于端午的樂章。
每一個粽子,都像是一個小小的藝術品,承載著我對端午的深情與期待。它們在我的手中誕生,帶著我的溫度與情感。包粽子的過程,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與時光對話的方式。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書寫一首詩,每一個細節,都像是在描繪一幅畫。粽子的形狀各異,有的像金字塔,高聳挺拔;有的像小船,在歲月的河流中緩緩前行;有的像枕頭,柔軟而舒適。它們在我的手中,漸漸堆疊成一座小山,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當粽子在鍋中煮沸,那香氣便彌漫了整個廚房,彌漫了整個家。那是粽葉的清香,是糯米的醇厚,是餡料的馥郁,更是端午的味道。我坐在一旁,靜靜地聽著鍋中傳來的咕嘟聲,那是時間的節奏,是生活的旋律。每一個咕嘟聲,都像是在訴說著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端午的故事,一個關于家的故事。
在這個端午,我裁葉裹香,將我的深情與期待包裹在每一個粽子中。它們是我對生活的熱愛,是我對節日的珍視,是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端午,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我們用粽葉編織夢想,用糯米書寫希望,用餡料傳遞情感。端午,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溫暖與美好。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一段傳統與浪漫的邂逅
下一篇:
文人的端午情思
6月10日,咸安區婦聯分別在賀勝橋鎮賀勝村和官埠橋鎮泉湖村開展主題為“不再孤單·愛在咸安”的包粽子、送溫暖活動。
粽子包完后,該社區志愿者們一起提著粽子,含著濃濃情意送到社區困難老人家里,讓老人們感受到節日氣氛,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鄒輝報道:多彩夏日,粽葉飄香。短短的2個小時,幾百個棱角分明、碧綠鮮香的粽子就包好了,志愿者們將包好...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5月27日,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一堂勞動觀摩課:40多名家長走進校園,手把手教小學生們包粽子,...
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將精心準備的粽子送給村里的高齡困難老人和特殊家庭,讓這些特殊群體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端午節臨近,各地賽龍舟,包粽子,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在端午佳節即將到來之際,該鎮舉辦“有‘艾’有鄰‘粽’樂樂”端午節活動,干群歡聚一堂,分享端午節的故事,交流鄰里之間的...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體驗傳統節日習俗。以后中百倉儲將會舉辦更多這樣的活動,為弘揚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力量。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阮澤華、通訊員吳劍6月7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由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聯、市社科聯聯合組...
后來母親不知從哪得來個方子,將挖來的黃泥巴搗碎加入食鹽和水、五香粉、少許白酒用木棒攪拌,使其成為漿糊狀,再將洗凈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