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續坤
懵懂的少年時光,正值武打影視風靡之際,那時最為仰慕的就是出入江湖且來去無蹤的劍客:一慕其俊逸風姿,二慕其劍氣如虹,三慕其凜然正氣。如法炮制的情景被無數次地演繹,手中寒氣逼人的“寶劍”,時而成了竹竿,時而換作枝丫,時而變為荷梗,由于這些“利器”常常使得伙伴哭聲一片,我們不得不八方求“寶”,結果菖蒲以形似而質軟的特性,最終成為打斗中的最愛。
其實把菖蒲比作利劍,并不是我的創意。記得兒時的端午節,母親總是清晨踏著露水,采來一些菖蒲和艾蒿,把它們插在門框上或掛在屋檐下。對于這種匪夷所思的舉動,我一度感到莫名其妙,曾追問過忙于包粽子的母親;母親則神秘地告訴我:“艾蒿和菖蒲是兩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植物,艾蒿因為有濃烈的香氣,被認為是辟邪之物;而葉子細長的菖蒲被當作神仙手里的寶劍,有青綠色的劍鋒,可以用來斬妖除魔。”那時我很不明白,嬌嫩的菖蒲和柔弱的艾蒿,如何避得了鬼神和邪氣?我在心里暗暗地譏笑過母親,那是落后思想占主導,是封建迷信在作祟,不可信,不足取。
事實上,這完全是我的孤陋寡聞。植物學上說,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并稱為“花草四雅”,它具有“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等諸多優點。因其形狀如劍,又稱水劍,有水菖蒲、石菖蒲、黃菖蒲之分,是水邊最早發芽的草本植物。菖蒲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駐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王子貴族和普通百姓的喜愛。其根莖可以入藥,中醫認為有“開竅醒神、健胃理氣、驅風除濕”的功用,可治療意識不清、精神不振、消化不良、氣脹腹痛和痙攣腹瀉等多種疾癥。據說古人夜讀,也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氣中微塵的功能,可免燈煙熏眼之苦。由此說來,把菖蒲比作藥用之“劍”并不為過。
上了高中,讀屈原的《離騷》,語文老師津津有味地講起端午插菖蒲和掛艾蒿的典故,這時我才驀然頓悟——菖蒲,本來就是正義的象征,它被詩人稱作“蒲劍”,寓意對楚懷王及一切惡勢力充滿著無比的仇恨;而艾蒿表示摯愛之情,自然是愛戴那位行吟江畔、憂國為民的偉大詩人了……這或許就是插菖蒲和掛艾蒿最初的紀念意義吧。
端午又至,我和孩子回到了鄉下,母親像往年一樣,在門框上插滿了菖蒲,在屋檐下掛起了艾蒿。兒子和侄兒并不急于拿吃的,搶喝的,而是各自拿了幾支青綠的菖蒲,在那有滋有味地打斗。從他們的身上,我再次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不過我再也不能加入到那個行列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艾草的熏風里,在菖蒲的氣息中,默誦一遍《離騷》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詩人:“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上坳老屋
下一篇:
一段傳統與浪漫的邂逅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李嘉報道:4月2日,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聯合發布《咸寧市文明祭掃倡議書》,號召廣大市民低碳祭祀、安...
宣講結束后,村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還走進各個村組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單。
為倡導文明風尚,規范網絡祭掃秩序,防范借網絡祭掃傳播封建迷信信息、隨意“立碑”侵犯他人權益、惡意斂財損害群眾利益等亂象,...
思想觀念陳舊: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于爸媽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在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之中,...
同時,該項目還可以改善目前存在的墓葬分布混亂,占用耕地、破壞綠地、污染環境等問題,是嘉魚縣響應國家號召,建設社會主義...
全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廣大志愿者:春暖花開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時。
下一步,該鎮將進一步加大“掃黃打非”宣傳力度,持續開展“護苗”“清源”等行動,堅決筑牢文化安全防線,為青少年打造綠色...
6月13日上午,在武漢東湖生態旅游區、湖北省禮儀協會的大力支持下,由武漢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協會、武漢音樂廣播FM101.8、...
極目新聞記者劉俊華通訊員何婧以“中國端午詩意宜昌”為主題的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將于6月2日在宜昌秭歸開幕,相比以往,本...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云夢睡虎地秦簡內容豐富,其中的“法律答問”記載了當時人們面對麻風病這種傳染病的應對方法,表明2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