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涌泉等著《拼接絲路文明——敦煌殘卷綴合研究》今年4月出版。初收到此書,展開書前創紀錄的長達3.25米的拉頁,我不僅看到了作者苦心孤詣將分散在海內外收藏機構共34號敦煌寫本殘卷、殘片綴合而成的《摩訶僧祇律》長卷,而且看到了作者努力拼接絲路歷史與文明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拼接絲路文明》共2冊130萬字,仔細捧讀之后,我感到由衷的喜悅和欽佩。總體而言,本書堪稱為國際敦煌學界敦煌文獻研究里程碑式的新成果。
第一,本書是敦煌文獻綴合研究集大成的成果。20世紀,中外學者們已開始對敦煌文獻中一些殘卷、殘片開展綴合研究,但僅限于對國內外某些收藏機構、某些寫卷的零星綴合。本書研究范圍則擴展到全世界50多家收藏機構或個人公布的敦煌寫卷,取材涉及中外已刊布的60余種敦煌藏經洞寫卷圖錄和目錄,在以往學者綴合研究的基礎上,新發現可綴合殘卷、殘片多達6499號(本書前言指出“新發現可綴合殘卷近萬號”,因篇幅所限,本書只是擇要收入了部分綴合成果),堪稱敦煌文獻綴合研究的大工程、大成果。
第二,本書在敦煌文獻的研究方法方面極具創新性。作者一改以往敦煌文獻研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對所有已刊布敦煌文獻圖版進行了數字化,建立了數據庫,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通過對近百種共計32586號敦煌佛經寫本的統計,綴合前某一卷基本完整的僅1962號,殘卷數達30624號,殘卷比例為93.98%,由此確認敦煌文獻以佛經殘卷為主;其中絕大多數佛經的可綴殘卷比例在25%以上,平均則達27.84%。據初步統計,敦煌文獻的總數約為7萬號,可綴合的殘卷數將達17500號以上,數量巨大,這樣就使敦煌文獻綴合研究達到了定量分析的新境界,并由此確切地說明了殘卷綴合的重大意義。
第三,本書總結了綴合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使敦煌文獻綴合研究由實踐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在程序上,首先充分利用現有各種索引,對敦煌文獻進行全面普查,把內容相關的寫本匯聚在一起;其次把內容直接相連或相鄰的寫本匯聚在一起;最后再比較行款、書跡、紙張、正背面內容,以確定那些內容相連或相鄰的殘卷是否為同一寫本之割裂。在具體方法上,從內容相鄰、碴口相合、字體相同、書風近似、抄手同一、持誦者同一、藏家同一、行款近同、校注類似、殘損相似、版本相同、裝幀相同等12個方面,說明與殘卷綴合密切相關的關鍵要素。這就使敦煌文獻綴合研究上升到了方法論的高度,具備了普遍的指導意義。
第四,本書的研究觀點頗有創新性。作者對藏經洞文獻的性質提出了全新的觀點。藏經洞文獻的性質及藏經洞封閉的原因,長期以來困擾著國際敦煌學界,被稱為世紀之謎。本書指出,莫高窟所在三界寺收藏佛經之處有“經藏”與“故經處”之別,“經藏”就是三界寺的藏經處,而“故經處”則是用作修復材料的“古壞經文”的存放地,亦即后來的藏經洞。后唐長興五年(934)左右,敦煌三界寺僧人道真開始了大規模的佛經修復活動,很多敦煌寫卷中都留下了道真們修復的痕跡;藏經洞就是道真匯聚修復材料的“故經處”。道真搜集“諸家函藏”的“古壞經文”,意在“修補頭尾”。那些經過修復配補成套的經本,“施入經藏供養”;剩余的復本及殘卷斷片,則留在“故經處”作為配補或修復材料備用,并最終成為我們見到的藏經洞文獻。藏經洞的封閉,則很可能與道真去世和他主持的修復工作結束有關?;谧髡邔Χ鼗臀墨I全面、深入、細致的考察,本書對莫高窟藏經洞文獻本身性質提出的新假說頗具說服力。
本書拓展、深化和提升了敦煌殘卷綴合研究,不僅對于推進敦煌學具有開拓創新意義,對于中國古代寫本學研究、中國佛教典籍研究、中國佛教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對于絲路文明交流研究也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在此僅舉一例即可窺斑見豹。2019年,伍倫春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7號拍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卷以402.5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一時引起轟動。該卷為著名敦煌學家及文物鑒定專家周紹良先生舊藏,卷前有著名書畫家及文物鑒定家啟功先生題耑并鈐印。該卷卷軸裝,前缺尾全,存9紙181行,行間有非漢文夾注。敦煌學家方廣锠對該卷敘錄:“從原件形態考察,確屬藏經洞所出敦煌遺書……在3600多號敦煌遺書《金剛經》中,此種在漢文經文旁加注藏文本,唯此一件,可謂第一次漢藏文化大交流的又一見證,彌足珍貴?!焙髞韽堄咳獛ьI團隊研究發現,此殘卷前可與北大敦20號綴合,二號行款格式相仿,字跡書風似同,接縫處行間非漢文夾注字母殘字可拼合為一,橫向烏絲欄亦可對接,可以斷定二者為同一卷之撕裂。他們進一步研究發現,此二號夾注的并非藏文,而是草體于闐婆羅謎字母,這種西域文字字母夾注的敦煌文獻,確系“唯此一件”,無比珍貴。伍倫7號與北大敦20號成功拼接綴合,不僅使這一海內孤本得以完整面貌面世,極大提升了其文獻和文物價值,而且也為絲路文明的交匯交融提供了鮮活的實物佐證。
張涌泉帶領的團隊之所以能取得上述非凡的學術成就,與其治學理念、治學精神、治學方法密不可分。首先,他具有極強的學術使命感,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說的 “人生為一大事來”,就是要在敦煌學研究中做出代表中國學者一流水平、在國際敦煌學界具有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其次,他具有沉潛學術的專心、持之以恒的定力。為了以身作則、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做“大事”,多年前就傳聞他有“三不戒條”:不出國、不開會、不寫論文。他帶領團隊致力敦煌寫卷綴合研究18年,才得以完成如此宏大的研究成果,真正達到了十年磨一劍的境界。最后,他既具有十分扎實的傳統語言文字研究、文獻研究的功底,同時又具有極強的開拓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使得他能夠做出一系列既具有集成性、總結性,又具有開拓性、創新性的重大成果。比如他所撰著的《敦煌俗字研究》《敦煌變文校注》《敦煌經部文獻合集》《敦煌文獻語言大詞典》都是相關研究方面總結性、集大成的成果,《敦煌寫本文獻學》被學者譽為敦煌學研究新范式的代表作之一?!镀唇咏z路文明》也是敦煌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果,是我國“敦煌文獻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的代表性成果,也是顯示我國學者在國際敦煌學領域掌握話語權的標志性成果,可喜可賀。
目前,張涌泉正帶領團隊投入到“敦煌文獻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之一的《敦煌文獻綴合總集》的編纂工作中。我們期待他帶領團隊順利完成這一重大項目,繼續為國際敦煌學奉獻新成果,為中國敦煌學增光添彩。
(原載《光明日報》,作者為張先堂)
編輯:但堂丹
《讀懂“十四五”》劉世錦主編?內容簡介:本書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主編,各位作者...
王林軍?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絲綢之路這個充滿歷史感和異域味的古老詞匯一時成為熱詞,相關圖書層出不窮,蔚...
《中國文明與山水世界》渠敬東孫向晨著?內容簡介:《山水》輯刊第一輯。《守望匠心:大國工匠的時代記藝》雷虎著?內容簡介:本...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
2017年5月,孟夏時節的北京迎接八方來客,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李曾骙攝/光明圖片從絲路精神到國際...
畫家用雙腳丈量、用畫筆記錄那些正在消逝的文明印記,他們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是一份珍貴的歷史記錄。
《絲路風云》劉衍淮著?內容簡介:近百年前的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在世界范圍享有盛譽,氣象觀測是其核心項目。本書不僅是當年...
《絲路風云:劉衍淮西北考察日記(1927—.本書不僅是當年絲路氣象考察的觀測實錄,更有青年人的進步足跡,有那個時代絲綢之路上...
”四川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戴永紅說,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頭,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為促進全球和平合作、共...
海報設計:趙丹陽新華社福州7月22日電?題:福建:搶抓機遇謀發展奮力譜寫新篇章新華社記者顧錢江、涂洪長、董建國黨的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