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飄香
船過三峽大壩二十里就是香溪了。香溪在湖北宜昌的興山縣境內,是昭君故里。相傳,昭君在溪邊洗臉時,無意中將頸上項鏈的珍珠散落河中,從此河水碧清透明,水中含有香氣,因而得名 “香溪”。《興山縣志》載:“香溪水味甚美,常清濁相間,作碧膩色,兩岸多香草”,故名 “香溪”。可見,那幽谷清溪、花香遍野的靈秀之地,才是溪水飄香的真正原因。真可謂 “碧水源流長,神農百草芳,佳人傳美名,香溪水更香”。
蓄水后的三峽,少了往日的桀驁不馴和波濤洶涌,平靜如歌地流淌在幽遠的峽谷中。時間雖然已過午夜,船頭甲板上寥寥無幾的游客仍然沉浸在對三峽大壩雄奇宏偉的興奮中。他們哪里知道,三峽大壩這個 “偉男子” 的身邊,就靜臥著一縷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的香魂?
我索性搬來躺椅,一個人來到船頂甲板的觀景臺上,斜躺在夜色與天水之間。這里大約比水面高出 20 余米,眼界頓時開闊起來。右邊的山谷在船燈的映襯下忽遠忽近、忽明忽暗,它們一會兒如夢魘般壓迫我的視角和靈魂,一會兒又淡極若無地遠遠駐足,只留給我淡淡的背影。我的靈魂仿佛出竅,游蕩在這山和水之中,帶著一絲絲虛幻的渴望,虔誠地膜拜在這清涼的江風中,沉醉在這秀麗的景色里。我終于明白,只有如此空靈的山色,只有這樣清潤的江風,才能孕育出兼具柔美與剛毅的昭君。
這樣的旅行、這樣的風景、這樣的情愫,人的一生又有幾次呢?
香溪近了。昭君出塞這段史實,不知道博得多少人的同聲一嘆,感嘆紅顏薄命的悲涼。很少有人細想,昭君出塞并非簡單的宮廷恩怨或個人命運悲劇,而是西漢中期復雜政治格局下的必然選擇。自漢高祖劉邦 “白登之圍” 后,漢朝對匈奴長期采取 “和親” 政策。雖有 “文景之治” 積累的國力,但武帝后期連年征戰已讓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到漢元帝時期,匈奴內部發生分裂,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希望通過聯姻鞏固聯盟。此時的漢朝,既需要安撫歸附的匈奴部落,又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和親便成為成本最低的政治策略。
縱觀中國歷史,漢唐雖是中華民族鼎盛之期,但外交政策中 “和親” 卻屢屢出現。如果站在中國婦女的角度來看歷史,漢唐的強盛和外交輝煌的成就,不少是靠女性的犧牲換來的。究竟是誰想到以女子和番的外交政策?昭君出塞的 “榮耀” 背后,是無數深宮女子的無聲嘆息,她們或成為政治交易的工具,或在歷史長河中默默無聞。
凌晨 2 點,游輪的前方頓時寬闊了許多,大約這附近就是香溪的入口了。我彷徨的眼光追尋著昭君的足跡:你沐浴的地方一定長滿了青苔吧,雖然已歷經無數春秋,我分明已經聞到了你飄蕩在溪水上的芬芳 —— 那是兼具女兒柔情與家國大義的香氣;看到了你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倩影 —— 那身影里藏著對故土的眷戀和對使命的堅定;聽到了你甜美柔婉的歌聲 —— 那歌聲中既有個人的哀怨,又有對和平的期盼。我在香溪,卻無顏走近你,撫摸你俏麗的容顏,擦干你眼角滾落的淚珠,撫慰你心中的苦楚。恨自己不是畫師毛延壽,那樣我一定會畫出你超世脫俗的美和空谷幽蘭的香,更要畫出你內心的堅韌;恨自己生不逢時,若是生在元帝時期,身為男兒,定要親提三尺龍泉寶劍,金戈鐵馬守護邊疆,踏破賀蘭山缺。
“嗚 ——” 一聲船鳴凄厲地劃破夜空,鬼魅般回蕩在這嶙峋的峽谷里,伴著這一江的幽怨,嗚咽地流去。香溪已在船后,昭君的故事卻如這江水般悠長。她的美麗不僅在于 “落雁” 之容,更在于她在歷史洪流中,以柔弱之軀承載起家國重任的悲壯與偉大。
夜過香溪,我不僅看到山水的靈秀,更讀懂了一段被美顏傳說掩蓋的政治往事,以及一位奇女子在歷史棋局中的無奈與擔當。
編輯:但堂丹
熊高旭(咸安)提到三峽,就不得不說起舉世矚目的水電樞杻電工程——三峽大壩和萬里長江最美的山水畫廊——三峽人家。與三峽宏...
10月2日,國慶假期第二天,湖北天氣晴好,市民、游客文化和旅游消費漸入佳境,全省旅游市場整體興旺。武漢黃鶴樓公園、東湖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王理略通訊員鄂文旅丁玲麗10月4日上午8時,廣東游客劉麗帶著上小學3年級的兒子多多,在宜昌港九碼頭排隊,準...
我向很多人推薦了宜昌的包子,那是最好的包子!
光明日報記者夏靜張銳光明日報通訊員晏華華操一銘早春三月,草木蔓發,江水澄碧。因三峽工程應運而生的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
黃岡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單日接待游客超過1.35萬人次。
掩映在現代建筑和樹木之間的碉堡石牌保衛戰中使用的機槍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俊華通訊員李重慶周娣石牌,位于三峽大壩下游約20公...
“山在水中玩忽/水在山頭嬉戲/在陸水湖看山水調情/飽的是眼/醉的是心/”——這是在橫豎撇捺地看過之后,我對陸水湖的一...
,截至7月28日中午12時,長江咸寧段全線超過1號、2號洪峰水位,赤壁站、嘉魚站、余碼頭站、簰洲灣站等四站已達今年最高洪水位...
針對發現的問題,縣紀委監委深化運用一體推進“三不腐”理念,對案件暴露出的資金使用監管不力等問題,采取制發紀檢監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