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以來,在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基金監管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下發了DRGs試點通知,擬在30個城市開展試點。
在醫保支付專題環節,與會專家強調了商業保險公司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認為社商合作推進支付方式改革,可以發揮商保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減輕醫保工作壓力,提高醫保管理水平。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高度概括了中國特色醫保制度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針對支付方式改革,從醫保支付的主要方式及其演進歷程、主要目標、主要特點、改革進展、政策導向等進行了全面闡述,最后提出了新時代醫保改革的發展趨勢。北京市DRGs項目技術組總負責人胡牧介紹了DRGs的分組過程、工作原理和預算管理等內容,最終目的讓醫、保、患三方能達成共識。泰康也是胡牧團隊的唯一保險公司合作方。
遼寧省沈陽市醫療保障事務服務中心調研員馬凝圍繞組織結構、試點醫院和醫保管理等付費試點的重要環節,分享了沈陽在DRGs與醫保付費管理方面的經驗,對于各地下一步開展DRGs試點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泰康參與沈陽開展DRGs之后的智能風控系統建設,并提供專業醫生團隊,解決了按DRGs付費后容易產生的高編高套、分解住院、低標準入院、推諉重癥等難題。
陜西省銅川市醫保中心副主任張戰平在論壇上介紹了具有銅川特色的醫保支付方式,即區域總額預算下按病種分值付費與按績效考核相結合的付費制度。在銅川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泰康開發了銅川市醫療保險按病種分值付費信息系統。該系統于2018年7月1日上線運行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控費效果。
泰康目前已在陜西銅川、遼寧沈陽等10多個地市參與當地支付方式改革,探索總額預算管理為基礎的病種付費(點數法、DRGs)等,協助醫保部門開展醫保大數據分析與監測,做好異地就醫調查等工作,強化異地就醫服務監管。
論壇上,泰康還與畢馬威中國聯合發布了《2019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財稅熱點報告》,該報告以“賦能社會、財稅助力”為主題,圍繞保險、醫養、科技三大篇章,聚焦大健康產業八大財稅熱點,提出引導和支持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鼓勵商業保險和民營醫療、養老機構,擔負起更重要的責任。
編輯:泰康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