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國家醫保局下發《關于做好2019年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工作的通知》,縱覽《通知》全文,除了“加大打擊力度,鞏固高壓態勢”的鮮明態度外,“積極引入商業保險機構等第三方力量,在若干地區開展監管方式創新試點”的提法也頗為引人注目,這為商業保險公司參與基本醫保經辦,尤其是參與醫保費用審核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其實早在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就曾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泰康從那之后便開始了基本醫保的經辦工作,先后在陜西銅川、遼寧沈陽等10多個地市參與當地基本醫保經辦工作,探索總額預算管理為基礎的病種付費(點數法、DRG),協助醫保部門開展醫保大數據分析與監測,并開展異地就醫調查、異地就醫服務監管等工作。而這當中的絕大部分工作都與基金監管有著直接的聯系。
泰康的智能審核監管系統目前已在銅川、沈陽、云浮等地應用,具有監控規則、醫療監控、疑點審核、數據查詢、統計分析五大功能。監管系統通過對病例的全部診療、醫囑、疾病和手術編碼等信息進行清洗,對有疑問的診療行為進行實時預警,而循證醫學是其使用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泰康的智能審核系統在廣東某地上線后,已發現高套分值疑似違規病例350余條,疑似違規總費用600多萬元,分解住院疑似違規病例3000余條,疑似違規總費用7000多萬元。
同樣基于循證醫學,泰康還可結合醫保定價、支付、智能審核標準,制定按病種/DRG支付全流程管理方案,在定價談判—入組—支付智能審核—合理結算—風險控制的全流程中,為醫保管理部門提供一體化綜合管理服務。
當然,除了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手段,醫保基金審核對醫學、財務以及精算等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這恰是傳統保險公司的優勢所在。2018年3月開始,泰康在沈陽當地派駐具有臨床工作經驗的醫師團隊,常期駐場醫保中心進行專業人工復審。泰康在河北某地醫保定點醫藥機構2018年度協議考核項目中,也聘請具備多年醫藥機構考核經驗的財務專家等參與考核。此外,泰康的全國布局優勢,也給醫保異地就醫協作協查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編輯:泰康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