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年來,我一直堅持干一行,愛一行……”18日,記者在咸安區向陽湖鎮寶塔中學采訪時,一位老師這樣對記者說。
據了解,這位老師叫何雪山,今年45歲,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從咸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分配到該校任教。彈指間,已走過21個春秋。雖說平凡普通,但也有“點點星光”。
用行動影響學生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何雪山多年來,一直擔任初三(1)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為了帶好這個班,他處處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為學生作好榜樣。每天,他總是第一個到教室,把門和窗戶打開,等待學生到來;放學時,又到教室檢查一遍,最后一個離開。衛生大掃除,何雪山總是帶頭打掃,為學生做出表率,帶領學生將教室和學校分配的清潔區打掃得干干凈凈。一次,周末下午上完課,學生放假回家。按常理,學生們應將教室、寢室和班里的清潔區打掃干凈再回家。然而,部分學生由于回家心切,歸心似箭。結果,有的學生收拾好東西準備離校。這時,何雪山沒有批評責備學生們,而是主動拿起掃帚大干起來。看到何雪山在打掃衛生,學生們不由自主地放下行李,跟著何雪山打掃起來。一時間,學生們掃的掃,灑水的灑水,干得熱火朝天。不一會,教室、寢室、班里清潔區處處呈現出“潔、凈、美、靚”的新面貌。
用真心關愛學生
何雪山常說:“作為教師,就要真心真情地關心愛護學生。”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05年9月開學之際,何雪山接任另外一個班班主任工作。這個班當時有學生76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情況各有不同:有的因父母離異,家庭條件差,但學習成績較好,卻讀不起書,造成學生自卑、性格內向,有放棄讀書念頭;有的因父母外出打工,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受老人寵愛,驕生慣養、懶惰散漫、不愛讀書。2007年,何雪山所帶的初三(1)班,學生程茗(化名),成績較好。父母離異后,父親長年在外,不管家里,母親改嫁,沒有聯系,她和弟弟與年已七旬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生活十分困難。已經懂事的程茗,放棄了讀書,回家幫助爺爺奶奶種田,供弟弟上學。這時,何雪山得知后,立即帶頭和組織號召科任老師為程茗募捐上學生活費用,可程茗卻婉言謝絕。為此,何雪山三次前往程茗家看望慰問,鼓勵程茗做生活的強者。就這樣,何雪山用愛心焐熱了程茗,使她鼓起了勇氣,樹立了信心,重新回到學校,認真學習。中考時,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咸寧高中。
用信任培養學生
初三是學生走向成熟的起點階段,學生對做人、做事,逐步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在教育管理上,何雪山充分放權,信任學生,著力培養學生自治自理能力,讓學生在自我意識基礎上產生進取心,逐漸形成良好思想品質,放手讓學生組織各種教育活動,寄寓教于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啟迪,受教育。2010年10日的一個周末,在何雪山引導下,學生們組織開展了主題為“相聚今宵,記憶童年”的活動,活動內容是大家自由發言,每人講述一個兒時所遇到的小故事。要求:有教育啟發意義。“八歲時,我用一根竹杠救起落水小伙伴……”活動一開始,學生陳明(化名)首先開頭,講起他兒時機智、沉著找來竹杠救起不幸落水的小伙伴故事。接著,學生張猛憶起小時遇見一名“強者”欺負“弱者”時,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不知不覺,學生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從中受到啟迪教育,進一步提升了自己。
由此,何雪山先后摘取上級授予的“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等多頂閃閃發光的“桂冠”。他撰寫的《讓語文教學充滿情感》等論文分別獲得市級二、三等獎。在他指導下,學生朱藝的作文在中國中小學生作文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何老師長期扎根農村教育,無怨無悔,關心幫助學生,關愛學生成長,可謂:鄉村講臺播灑愛!”采訪結束時,校長李漢陽這樣點贊。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蘇紅蓮:把青春和真情獻給農村教育
下一篇:
致鄉村教師
易秋生,在咸安區教育界可是個響亮的名字。他今年51歲,咸寧高中高三B7、B9班地理老師。上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北省黃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