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發、齊耳,臉色紅潤,眉目清秀,像湖塘盛開的紅蓮,又像山野綻放的蘭花。一塵不染,清香、淡雅。18日,咸安區向陽湖鎮寶塔中學一位女教師,給記者留下了這樣美好的印象。
她的事跡雖然平凡,甚至微不足道,但卻令人感動: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一位風華正茂的女青年,卻能在可以從事其它優良職業的條件下,毅然選擇了環境艱苦的農村教育;卻能在可以調入城里學校教書的條件下,放棄機會,扎根鄉教,把美好青春和真情獻給農村教育。她,就是曾多次摘取各級授予的“先進教師、師德標兵、模范班主住”桂冠和榮獲“2017年度咸安區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該校初三(1)班語文教師、班主任——蘇紅蓮。
“一見鐘倩” 初露鋒芒
蘇紅蓮,上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于咸安區向陽湖鎮鐵鋪村,大學本科學歷,先后任教于熊家灣小學、郭家灣小學,2005年調入寶塔中校任教。一晃在農村教育這塊園地辛勤耕耘了30余年。
“記得我剛當老師時,才19歲,那時候條件十分艱苦,工資低……”接受采訪時,蘇紅蓮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據蘇紅蓮介紹,她剛當教師時,學校環境非常差、條件十分艱苦,教室都是矮屋平房,破舊簡陋,講臺是凸凹不平石板,課桌椅都是土磚石頭壘砌的,有時,一不小心就倒了。并且,她每月工資只有幾十元。可是,她認為這一切都沒什么。有人勸她改行,可她回答:“我一踏進教育這門檻,就喜歡上這個職業”。由此,蘇紅蓮夜以繼日地鉆研教學業務,不知疲倦地輔導、教育學生,她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被學校老師戲稱為“拚命女郎”。由此,蘇紅蓮所帶的班級,每年在全鎮統考中,總是名列前茅。她個人也獲得了"教苑新秀、鄂南十大杰出青年"等美稱。當時的鎮教育組長陳大超說:"蘇紅蓮在教書育人上是塊好鋼。"
扎根鄉教 “不離不棄”
談到扎根農村教育。蘇紅蓮笑著說:“我覺得在農村教書挺好的,這里有寶塔、青山、湖水,有田野,有山崗,多美,像世外桃源。我既然分配到這個學校,就要以校為家,做好工作。說真的,這么多年,我也有進城教書的機會。但我始終覺得這里孩子更需要我,沒有刻意去找關系進城。”
1992年9月的一天,當時區(原咸寧市)教育局一位局長到蘇紅蓮所在的學校檢查工作時,通過聽、看、查之后,這位局長贊嘆不已,對蘇紅蓮的工作給予高度贊揚。并表示愿意幫助蘇紅蓮調到城里學校任教。可是,她卻婉言謝絕地說,謝謝您的關心,我覺得這里還可以,再說,農村教育也需要老師啊!她的一席話,說得這位局長無地自容。
對待學生 親如孩子
蘇紅蓮說,對待學生,要像對自己孩子一樣。2013年10月,學生吳浩文(化名),父母在外打工,他長期寄住在姑姑家,無人照管,時常進網吧上網,經常在外“鬼混”,成績嚴重下降。為此,蘇紅蓮立即找吳浩文談心、溝通,上至講到建設祖國需要知識,下至講到沒有知識文憑將來不好就業等道理。“老師,我錯了……”,通過蘇紅蓮苦口婆心的開導教育,吳浩文認識到自己錯誤。從此,吳浩文逐漸變了,學習刻苦認真,期末考試時成績沖刺到班上前3名;她帶的班語文成績在鎮統考中總是名列前予。2009年元月在第四屆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中,蘇紅蓮榮獲教師指導獎。2012年,在湖北大學說課比賽中,她又獲得語文學科三等獎。正因為如此,她撰寫的《用“愛心”挑起“責任”重擔》文章獲省級二等獎。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熊盛文:農村教苑譜新篇
下一篇:
何雪山:鄉村講臺播灑愛
易秋生,在咸安區教育界可是個響亮的名字。他今年51歲,咸寧高中高三B7、B9班地理老師。上世紀6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北省黃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