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滴水,就有責任和義務去滋潤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縷陽光,就有勇氣和能力去照亮一片黑暗。”她叫汪金華,出生在通山縣一個小山村。清澈的富水湖滋養了她,樸實的民風民情浸潤著她,而村里曾經貧窮落后的景象更深深地牽動著她。于是,從懂事起,她就暗暗下定決心要為家鄉做點什么。
1992年以來,汪金華先后在九宮山鎮劉家小學、富有小學等7所庫區學校任教,一干就是32年,因為偏遠落后,她的同事走了一批又一批,而她依然堅守在那里,默默地在為庫區孩子奉獻青春。
育人有愛心
手拿課本,長發飄飄,身著一條紫色長裙,站立于學生之間,聲音清甜,悅耳動聽……6月20日,在通山縣九宮山鎮港墈小學五年級的一間教室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給學生上語文復習課的汪金華。
課堂上,汪金華時時提醒學生端正坐姿,嘗試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在閱讀中自行探究解決問題,加強學生閱讀和作文訓練。
除了單元口語交際和看圖寫話,汪金華每個星期還安排學生寫日記、讀課外書、寫讀書筆記,讓學生勤動口、勤動手,給寫得好的學生加獎“紅花”,并把好的看圖寫話、日記打印出來,張貼起來。
48歲的汪金華,1992年從橫石高中畢業后便走上教學崗位,2007年取得咸寧學院函授畢業文憑,2015年通過湖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統一招聘考試。
有人說她像山野綻放的小花,平凡樸實,又像山坳的小草,天生倔強不服輸。為了熟悉教材、把握考點,彌補教學知識的欠缺,高中畢業后的汪金華,從任教的第一天起,總是不知疲憊地學習。
她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12點前從未休息過,在資料、課本、題海中穿梭。她買來各種各樣的復習資料,進行深入鉆研,并不時向兄弟學校的老師請教,上網查找答案。白天在校上課,晚上在家自學,為使學生熟練地講出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汪金華邊教邊積極參加普通話培訓;為提高教學水平,汪金華刻苦鉆研備課,在課堂上踐行興趣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汪金華深知從事教學是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驅動力,更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有效促進課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汪金華用一股拼勁在語文教學的路上堅持了下來,在近幾年的學業水平考試中,庫區小學的語文學科教學成果,深受大家的好評。
“只要我不停地學,孩子們就能從我身上汲取更多的養分,他們就能成長得更好。”汪金華說。
育心有耐心
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讓每位學生在愛的氛圍里安全、健康地成長是汪金華最大的心愿。
在九宮山鎮劉家小學任教時,汪金華的班中有一個女孩叫小娟,因為生病要喝中藥治療,回家喝藥比較麻煩,怕孩子請假耽誤學習,于是汪金華就讓家長把中藥送到學校,她利用晚上的時間為小娟熬中藥,一天三次溫熱后讓她喝下,在汪金華的悉心照顧下,小娟的病很快就好了。因為對學生的無私關愛,汪金華贏得了學生、家長的信任。
學生小安自開學起,便上課搗亂、下課打鬧,跟老師和同學經常發生沖突。為了深入了解小安,汪金華進行深入家訪后,意識到要改變小安,首先要贏得他的信任。
通過觀察,汪金華發現小安在體育課上表現積極,于是汪金華時常表揚他,與他交流,逐漸建立信任。汪金華關心他的生活,詢問他的周末活動、家庭情況等,讓他感受到真誠的關心。在汪金華的不斷鼓勵下,小安積極參與討論,勇敢發表自己的觀點。畢業那天,小安以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師生們的贊譽。他站在講臺上,滿懷感激地說:“感謝汪老師,是她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光芒。”
庫區學生很多都來自留守家庭和單親家庭。因缺乏家庭的溫暖和關愛,不少學生內心自卑、壓抑,心理狀況堪憂。汪金華一直在思考,如何更自然地傳達思想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心理。
汪金華帶領孩子們運動、游戲、做美食,與他們促膝談心,疏導心結;利用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對學生開展教育,讓學生在革命精神的洗禮中獲得努力學習、拼搏向上的力量;發動各班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師摸排學生心理狀況,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做好家校共育文章,引導家長正確關心、管教孩子。
育魂有智慧
都說班主任是個重要的崗位,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都說班主任是最強的超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班級管理上,汪金華注重自我約束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在“研究學生要用心,家長溝通要真心,班級建設要細心,自我學習要專心”等班主任工作中蘊藏“巧勁”。
班主任語言是藝術,是魅力。平時跟學生講課堂紀律,與家長溝通時,汪金華用有聲的言語放大榜樣,用無聲的言語肯定學生的行為,用繪聲繪色的言語讓學生共情,用商量詢問的言語號召活動,用信任的言語激發學生的潛能,用情深意切的言語和學生話家常,用言語營造溫馨、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
汪金華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按要求穿校服、佩戴紅領巾、自覺做值日工作、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定和制度。汪金華提出課前紀律比賽,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上課與說笑的關系,加強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做到上課時就要安安靜靜,玩耍時就有說有笑。
在學校里,汪金華創新形式,開展各種班級特色活動,如讀書活動、講故事活動、飼養小動物交流會、集體游戲、下棋、練習太極拳等,在活動中增加學生間的合作機會,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32年里,汪金華主動帶頭為災區居民捐款、捐物,為困難學生資助學習用品和生活費,除教學工作,她還兼任其他學校重要工作,犧牲自己的業余時間,經常忙到半夜。
九宮山鎮港墈小學的老師們表示,汪金華奉獻青春,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感化學生,把知識和關愛播撒。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師,我們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任。我們的責任就是用愛心、耐心和智慧,去照亮每一顆獨特的星辰。”汪金華說。
記者 朱亞平 通訊員 張遠杰 陳沙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師者如斯 智者至之 ——記嘉魚縣實驗小學教師楊斌秀
下一篇:
通山縣通羊鎮德船小學教師曹銘 扎根鄉村 以愛育才
今年的我已經步入工作的第十個年頭,在記憶的長河里,流淌著很多如春日般溫暖的回憶。其中,她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一直留在我...
■王曉娟(咸安)今年的我已經步入工作的第十個年頭,在記憶的長河里,流淌著很多如春日般溫暖的回憶。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焦姣、通訊員余茹報道:昨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今年秋季學期寒假放假時間已確定,全市中小學...
從事教育工作8年來, 2800多個與孩子相處的日夜,讓我深刻領悟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三尺講臺就是教師的舞臺,他們奉獻著自...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性格開朗,敢于表現,受老師同學的喜愛。
連日來,竹山縣上庸鎮九華教學點58歲的教師周克文,帶著閑置10余年的“小黑板”,每天穿梭在九華、大泉山兩村之間,為該教學...
21年, 7000多個日日夜夜,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師梁媛,用心、用情書寫了一名一線教師的執著。
2006年,正值豆蔻年華的梅婷,手捧紅彤彤的中南民族大學本科畢業證,回到家鄉通山,成為一名小學教師。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說自己家里的孩子上課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