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希子 特約記者 李星
|
李紅梅是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咸寧市心理學會會員,現任咸寧市第五小學年級組長。從教25年來,她不忘教育初心,堅守教育情懷,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省級榮譽23項,主持國家級重點課題2項,其事跡被多家媒體廣泛報道。
扎根基層深耕教育
在李紅梅看來,師者,不僅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更要像陽光一樣,照耀每一位學生。
2008年,李紅梅主動請纓赴大幕山區常收小學支教,孕期仍每日跋涉4小時山路堅守講臺,曾因過度勞累暈倒被送醫,僅休養一周便重返崗位。
長期扎根基層,李紅梅將學校當成了另一個家,“相較于城市學生,農村學生缺少陪伴,親子互動也要少一些,所以,我經常問自己,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應該怎么做?”
李紅梅創新“成長檔案+家校聯動”模式,為留守兒童定制輔導方案:每周2次家訪建立心理檔案,每月1封親子書信彌合情感鴻溝,成功幫助楊楊等學困生逆襲為“陽光少年”,支教期間班級統考成績躍居全鄉第二,為鄉村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李紅梅和學生們一塊出現在教室,一直陪到放學。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李紅梅值班,但她從沒想過“撒手不管”。
李紅梅的付出,學生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說起李老師,學生雯雯滿懷感激:“李老師一直用鼓勵式、引導式的方法來培養我們,她就像是一道光,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對李紅梅而言,學生的認可是教師生涯的最大收獲。她的手機里,保留著多屆學生的電話和微信,“很多人畢業甚至工作了,還會和我聯系,和老師聊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那一刻,我和孩子們一樣激動不已。”
銳意教改創新教學
日前,崇陽縣第四小學教師團隊來咸寧市第五小學開展科技教育交流活動,旨在深化校際合作,提升科技教育質量,拓展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空間。
活動開篇,李紅梅帶來了一堂精彩的人工智能通識課《前進控制》,通過實操演示,將人工智能技術的魅力直觀地呈現給學生,激發了他們的強烈興趣。同學們積極互動,充分展現了該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探索成果,為來訪教師呈上了一堂生動的示范課。
同樣的精彩教學也在馬橋小學繼續上演。近日,咸寧市第五小學黨員教師代表、人工智能團隊為成員學校——馬橋小學師生們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人工智能通識課。
本次活動由李紅梅授課,賓果機器人擔任授課助手。在賓果的引導下,孩子們輸入一個個指令,看著機器人做出相應的動作,這種趣味十足的互動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原本晦澀難懂的編程知識也變得鮮活起來。
不僅有智能機器人輔助教學,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李紅梅還首創“生活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以超市購物小票解析小數計算、用多元的出游方式塑造學生數學思維、借菜場交易培養經濟思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實踐,該模式使知識點掌握率從41%躍升至98%,相關成果《小學生數學“量感”培養策略》獲國家級一等獎。
作為教育部“十四五”重點課題《任務群視角下小學數學跨學科學習》主持人,李紅梅帶領學生開展“校園節水方案設計”“橋梁承重挑戰賽”等項目實踐。同時,李紅梅還創新“問題導向+項目驅動”教學法,從“智能工廠零件設計”中引入立體幾何知識,在“大數據分析”社團中培養數據建模能力,近8年輸送30余人進入華中科大等名校,60余人入湖北科技學院等地方院校,為地方產業發展輸送高素質技能人才。
堅守初心踐行使命
執教多年,李紅梅早已習慣了手機24小時開機。不了解的人,以為教書是鐵飯碗、工作輕松,其實包括李紅梅在內,很多老師從早忙到晚——白天上課,晚上一遍遍復盤各種工作,家中的燈光可能一整晚都沒有熄。
“憑你的資歷,可以躺平了,干嘛還這么拼?”面對這樣的話,李紅梅總是一笑置之。她始終無法改變那份堅守三尺講臺的初心:“只要在工作崗位上,就要把教書育人的職業夢想延續下去。”
多年以來,只要聽說哪里有優秀教學講座,李紅梅總是盡量去參加。她身上常年備有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課程內容和心得體會。在她看來,學習是接觸和汲取最新教學知識的有效途徑。“資深教師能保持這樣的學習熱情,不簡單。”很多同事評價道。
“一枝獨秀景已然,滿園春色更可待。”李紅梅相信真誠的奉獻能使未來的山花爛漫,她始終把教育當做一生的事業去追求。她始終恪守“四有”好老師標準,累計無償分享教學資源300余份,帶動15名青年教師成長為區級骨干教師,連續10年資助貧困生,帶領團隊開發《咸寧古建筑中的數學密碼》等校本課程,將“香城泉都”文化融入教學,指導學生撰寫《咸寧旅游數學攻略》獲市區領導贊譽。
此外,李紅梅還牽頭組織“非遺文化進校園”“家鄉水資源調查”等活動,帶領學生參與“文明交通勸導”“萬人潔城”等志愿服務,發起“銀發智能課堂”等公益項目。通過線上平臺開展專題講座20余場,輻射教師超萬人次。
在傳教授業中書寫擔當,在學科改革中勇攀高峰,李紅梅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精神品格,為咸寧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標桿典范。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匠心啟智慧 仁心育棟梁 —記赤壁市第一初級中學教師羅萍
下一篇:
教育天空璀璨之星 ——記咸安區賀勝學校教師付松濤
”ABB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總裁張志強說,從ABB廈門工業中心落成到上海機器人超級工廠動工,從開放創新中心到未來實驗室, AB...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聲音始終伴隨:人工智能會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失業嗎?在更隱形的層面,人工智能對高技能...
29日,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與愛思唯爾等機構在“中國醫院協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專題學...
本報記者李正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發展...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輸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滲透,引領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
人工智能系統需要感知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其視覺、聽覺、觸覺,而嗅覺也是很有價值的方向,目前已經有科研人員在研究氣味傳感器...
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首次以“云上文博會”的形式在線上開幕。本屆文博會將利用5G...
訪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G20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指出,疫情激發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
核心閱讀人工智能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韓國政府力爭到2021年...
刷臉認證、自動駕駛、智能音箱、手術機器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進入爆發期,被廣泛應用于金融、電商、醫療、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