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夏咸芳
躬耕教壇二十九載,咸寧市第十小學美術教師廖向軍,以尚德潤物的匠心和師者的溫情,在學生成長的畫卷上揮灑濃墨重彩,將最美好的青春無私獻予黨的教育事業。因其貢獻突出,他先后榮獲咸安區“優秀教師”“常規教學先進個人”等稱號。
廖向軍認為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為此,他的班主任工作,是信任、引導與陪伴的長途跋涉。
1997年,擔任六年級美術教師的廖向軍,在課堂上傾囊相授線描、色彩、剪紙、雕塑。學生小安(化名)文化課平平,卻癡迷美術,尤愛雕塑。廖向軍慧眼識才,悉心引導,不僅將心愛的雕刻刀贈予小安,更常伴其野外寫生。在他經年累月的指導下,小安美術造詣精進,高中更是毅然選擇美術專業,后考入湖北科技學院(原咸寧學院)美術系,現已成為咸安區橫溝高中的美術教師,圓夢講臺。
2015年,時任中學美術教師兼初三班主任的廖向軍,發現學生小強(化名)因文化課薄弱萌生退意。他促膝長談,發掘其繪畫天賦,激勵其堅持學業,走藝術道路。此后3個月,廖向軍利用課余時間義務輔導美術,助力小強考入青龍山高中美術班。如今小強已是武漢一家設計公司的總監。
“班主任之責,是在學生彷徨時伸以援手。”廖向軍深信,“有時,一句話、一個舉動,足以點亮孩子一生航程。”
廖向軍的班級管理,嚴而有格,溫而有度。他制定細致班規,不以懲戒為鵠;關注學業成績,更重品格塑造。
從教以來,他長期擔任班主任,以身作則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垂范。在他的引領下,學生們遵規守紀,勤學奮進。就這樣,他以獨特的教育方式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人生的美麗篇章。
從教29年來,廖向軍的學生遍布全國,他們有的成為設計師,有的任教高校,有的創業成功。至今,他們中的許多人仍和廖向軍保持聯系,逢年過節,他的手機總會收到來自天南地北的問候。
“當老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著學生一步步成長,超越自己。”廖向軍表示,真正的教育,不僅是知識的薪火相傳,更是靈魂的喚醒與共鳴。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匠心融課堂 丹心育棟梁 ——記赤壁市官塘驛鎮小學教師熊云
下一篇:
匠心燃夢 愛心育才 —— 記赤壁一中教師涂柳琴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鄧青、李娟、吳科瓊報道:近日,咸安區總工會與賀勝橋鎮花坪村開展“工農手拉手,結對共建文明”活動,投...
“正月到現在,我們隊員就沒有休息過,這不,明天又是一家過新屋,邀請咱們去湊個熱鬧。”日前,咸安區程益橋村舞蹈隊負...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余靜報道:清明小長假將至,為改善占道經營回潮及亂搭亂放等現象,3月28日,賀勝橋鎮提前部署、周密安排...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陳志茹 通訊員張嶺)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為倡導文明新風,杜絕安全隱患,連日來,一群身穿迷...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特約記者 胡劍芳、通訊員 洪瓊芳、李星、李想報道:“路修通了,村民進城只需半個小時了,山里的竹木...
初冬的咸安,暖流涌動。十九大勝利閉幕以來,桂鄉大地到處洋溢著十九大精神宣講的濃烈氛圍,鄉村巷里、企業車間、機關學校,...
大理石的護欄,清可見底的塘水,粉刷一新的機站泵房……14日,在咸安區馬橋鎮曾鋪村11組,記者看到這樣一幅圖景。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陳志茹 通訊員 饒輝煌 曾悅)近日,咸安區總工會一行來到咸安供電公司張公供電所,代中華全國總工會為該...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奇峰 通訊員 張涵 符珉)1月20日夜,我市迎來大寒節氣的首場降雪。為防止惡劣天氣危害電力設備影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