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黃莉敏:一碗面條的感動
黃莉敏是湖北科技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學生們在畢業聚會時這樣形容她:可愛,可親,可敬。
在耳聞學生們給她如此高的贊譽時,一向淡泊的黃莉敏激動了,因為她的努力被學生們認同了。
去年上半年,黃莉敏在科研上獲得了很好的成果,但她在教學過程中,卻越來越意識到兩個問題,其一,如今大學師生關系漸趨冷漠;其二,學生學的知識難以與社會接軌。
意識到這兩個問題后,黃莉敏做出了改變。因為她研究、教授的課題方向與地理相關,抽象性、空間性太強,于是,她創新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親自帶著學生做模擬實驗,通過模擬式運用,便于學生們直觀、迅捷地理解掌握知識。
很快,在親自帶領學生們做模型的過程中,黃莉敏與學生們的關系迅速升溫。
黃莉敏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以前,她上完課后,學生們總是一哄而散,幾分鐘內一個不剩,而今,會有一些學生留下來請教問題。還有些女學生向她傾訴感情問題。這成了黃莉敏的“得意”之處。
當師生關系不再是蜻蜓點水、擦肩而過的交情時,學生們學習的成果也有了反饋。一個名叫傅高楊的學生在一所中學頂崗實習之后,特地請黃莉敏吃了一碗牛肉面。
原來,傅高楊在教高中地理時,很多學生完全無法理解,他急得團團轉。這時,老師黃莉敏的方法派上了用場,傅高揚靈機一動,制作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模型。既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更讓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大呼過癮。
點點滴滴,學生們記在心頭。“可愛、可親、可敬”,是他們送給黃莉敏最好的畢業禮物。(記者 趙曉麗)
高中教師李慕云:一封來信的啟發
隨手拿起一張紙,她寫下四個夢想:中國成為一流國家,鄂高成為一流高中,我成為一流教師,孩子考上一流大學。李慕云老師說,這是她最真實的夢想。
轉眼這已經是李慕云老師從事高中語文教育工作的第20個年頭,而往事卻歷歷在目。20年前,李慕云來到鄂南高中從事并不是她第一選擇的教師這個職業。
剛剛走上講臺的李慕云并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只是習慣通過課間的聊天,下意識的去關心學生們。而在李慕云老師眼中,學生沒有成績好壞。
一天,班上一位性格內向、平時沉默寡言、成績一般的學生主動找到李慕云老師談心,把剛走上講臺的李慕云當成姐姐來傾訴,由于經驗欠缺,李慕云只是做了一些簡單的勸導。
讓李慕云沒有想到的是,這名學生畢業后直接選擇了參軍,隨后又考取了軍校,入了黨。并寫來書信感謝李慕云老師曾經的教導。
“幾句真誠簡短的話,就能讓學生感覺到你對他的關愛。”李慕云第一次發現,作為一名教師,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深深地影響到學生。
時間來到2009年夏天,這時已經是資深教師的李慕云,做了一桌這輩子她做過的最多的菜。
高考完的第二天,40個畢業生相約到李慕云家里聚餐,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著餐桌。而李慕云為了準備這桌菜,從早上9點便開始炒菜,直到學生吃完,她還在炒最后一道菜。
近40道菜,李慕云不知道是否好吃,也不知道孩子們吃飽了沒,她只看到了所有的菜都被一掃而空。
如今回想,李慕云說,雖然辛苦,雖然枯燥,但一看到這些期待的面容和感激的眼神,她便明白,這就是當老師的幸福!(記者 孔伏波)
初中教師明媚:一縷明媚的陽光
“不好意思,我有點事來晚了,耽誤你時間了。”明媚老師與記者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表達自己的歉意。
2009年來到市溫泉中學的明媚算是一名“老兵”,目前帶初二寄宿班。每天中午和晚上她都留在學校,中午帶孩子吃飯,吃完后查寢。
“生活節奏快了,很多家長愿意把孩子放在寄宿班,中午在這吃飯。晚上8點半上完晚自習再回去,給工作繁忙的家長省了不少事。”
剛接手初中班主任的時候,明媚沒少吃過苦頭。由于孩子們從小學升到初中,還是比較依賴于原來的老師,加之初中的孩子處于叛逆期,從初一開始就要規范他們的言行舉止。
開學第一天,新入學的孩子們都進教室了,唯獨有一個孩子遲到了。他一進來,一聲招呼也不打,直接跑到座位坐下來。明媚當時還不知道他叫什么,就告訴他:遲到了,老師如果在教室里面,首先得要喊報告,誰知那男生怎么也不肯喊。明媚就叫他出去,喊了報告再進來,過了好久他才勉強喊了一聲報告。明媚說,事后,她找那個男生談話,告訴他一些該明白的言行習慣,男孩終于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
當班主任這么多年,明媚也悟出了一些教育學生的方法:“我定期會給學生播放一些感動中國的節目,讓他們受熏陶,還給他們講一些部隊里經典人物的故事,因為男孩子對這些素材都比較感興趣,可以借此改變他們的習慣。”讓明媚感到欣慰的是,一些家長反映孩子上初中后變得懂禮貌了,也更體貼了。
明媚告訴記者,自己做老師有兩點最基本的原則:一是,自己要以身作則;二是,對每個孩子都要公平對待。“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
(記者 吳曉瑩)
小學教師李再美:一位“后媽”的喜悅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會選擇當老師。” 3日下午,市實驗小學90后班主任李再美老師一想到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李再美是學期中途臨時接手班主任的。“其實我開始很擔心。因為畢竟是中途接手,會被孩子們稱為是‘后媽’。”李再美開始擔心自己管不好這群孩子,會相互不適應。
沒有經驗的李再美開始向別的班主任“取經”,她剛開始接手的時候并沒有急于去上課,而是想方設法與孩子們拉近距離,培養好他們的習慣和行為。對于一些“屢教不改”的孩子,李再美便使出了她的“終極法寶”,與孩子角色互換,讓孩子上臺講課,自己坐在下面隨意走動,用行動告訴他們什么是正確的。
“孩子們都特別單純。”李再美回憶道,學校每年會搞一個消防演習,演習之前,李再美總是對學生講解:等到防空警報一拉響,我們就分四小組出去,老師會站在最后。當時有個小孩問:“老師,你為什么要站在最后?”李再美說:“因為老師要看到你們全部安全地出了教室,才能放心跟著你們出去。”當時那個孩子說:“老師,你放心,如果真的遇到危險,我一定會跑快點,保護好自己,這樣你就不會為我擔心了。”
小泉是個孤僻的孩子,對于這樣的孩子,李再美也有自己的辦法:“我每次上課都會點他起來回答問題,不管對錯都鼓勵他,還將他安排到性格開朗的孩子旁邊坐。現在這個孩子是我們班的文藝委員,經常和大家打成一片。”
李再美現在幾乎每天所有的時間都泡在班上。她說,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們都能健康、平安、快樂地成長。(記者 吳曉瑩)
幼兒園教師成艷紅:一份溫暖的關愛
成艷紅是一名幼師,是一個連“問題”學生都喜歡的好幼師。
4日下午,在位于十六潭公園附近的卓雅國際幼兒園二樓,中一班的教室里,傳來了一陣溫婉柔和的聲音:“朵朵,再堅持一下,這一頁數字你就能寫完了。”
原來,這個名叫朵朵的小孩,以前是幼兒園有名的“坐不住”:上課時,她不會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而是在教室的角落,玩自己感興趣的玩具;課間操時,沒等結束,她便奔向了溜滑梯;有時候別的教室視頻教學,她便悄悄地“潛”進去……但凡說起她,老師們總是有些無奈。
但是,朵朵同時也是一名聰明的孩子,每次在期末檢測時,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課文和漢字,她幾乎都會,這是老師意料之外的。
今年2月份,成艷紅所帶的中一班,就迎來了朵朵。
說實話,對于朵朵,成艷紅做好了“受苦”的準備,但是,她也充滿了期待:朵朵很聰明,我相信她能做得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棒。
于是,成艷紅對朵朵,傾注了更多的關懷。
針對朵朵上課坐不住的問題,成艷紅每每發現朵朵的心思不在課堂上、正準備溜走時,便和配班老師配合,讓朵朵回到座位上;上體能課時,如果朵朵的腳步離開了設定的位置,成艷紅就及時糾正,如此下來,朵朵倒也能跟著老師上完整節課。
如今,時間過去一個月,朵朵已不再是那名上課時間滿幼兒園跑的人了。現在,上課時間,朵朵幾乎沒有出過教室。
現在,成艷紅十分欣慰:從自己從業近8年經驗來看,朵朵絕對不是問題小孩,而是缺乏關愛。在這一個月里,朵朵在老師的關愛下,正在慢慢適應集體生活。她能感知老師的關愛,在得到關愛時,她也能回應老師的關愛。(記者 王莉)
編輯:Administrator
為了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紀律意識和國防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吃苦耐勞、團結拼搏的革命傳統精神...
看著孩子長大,和孩子一起成長是一種幸福的感覺。在孩子長大的日子里,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學習無所不在...
談起孩子的成長,大多數家長的感受是累并快樂著!當你注視著“小不點”自己背著書包上學時,你會深感欣慰;當在人群中發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