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一]十月的一天,秋高氣爽。我正津津有味的講著課文,忽然發現靠窗坐的小軍不時的掀開窗簾,往外張望,還有意無意的用手刮著玻璃發出絲絲聲響,我故意干咳幾聲,稍作停頓,此招甚靈,只見小軍立即停止了。可是好景不長,沒多大一會,他又故伎重演,這迫使我改變戰術,有目的的點他周圍小A、小B回答問題,以期達到隔山敲虎之功效,如此反復,都沒能徹底制止住他的行為,于是我只好采取下策——罰站!
[鏡頭二]在教師辦公室,小軍筆直的站著,陳述著事情的原委,可無論我怎樣說,他都百般詭辯,拒不承認他的錯誤,最后當我指出他為什么反復做時,他終于承認了錯誤,但同時仍不忘附帶上理由。最終惱怒的我決定另加一項處分,讓他回家寫一份600字的說明書向全班說明這一事情。
這是一件課堂上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事了,可以說,只要有孩子的地方,這樣的事情在所難免。要求學生寫說明書也是借鑒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做法,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仍然發生了。
[鏡頭三]第二天早上,小軍的家長找上門來,氣沖沖的來到辦公室,劈頭就說:“老師,我對你昨天的罰站有意見。”我解釋道:“我這樣做都只是為了教育好他。”“現在是什么年代了,全社會都在提倡賞識教育,明確規定不能體罰學生,你先叫我兒子站著,這已經開始體罰了,過后還要他寫檢討,進行精神折磨,害得他作業都無法完成”。他振振有詞地說。我試圖與他溝通,可無論怎樣都無濟于事,反而越說音量越大。
[鏡頭四]辦公室的同事相繼上來勸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暫時平盡了他心頭之火。但是臨走前,仍不忘“囑咐”:假若以后還有類似事情發生,將廣而告之。
[思考一]家長到底是要給孩子挽回面子,還是要教育孩子成為正視自己缺點并努力改正的人?如何避免家庭的負面教育沖擊學校的正面教育?
[思考二]作為一個教育實踐者,該如何做到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合理發揮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如何讓家長自覺的將懲罰與體罰、傷害,甚至虐待、歧視區分開來?
[思考三]是否有一種更為有效的令家長更易接受的辦法,例如先把事實擱在一邊,先照顧家長的情緒、情感,即使是有錯誤的,然后與之溝通,凸現教師的豁達與技巧。
[實踐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不斷走訪于各學生家,了解學生及家長情況,宣揚我的教育方法,爭取家長們的理解支持。
[實踐二]在年終的家長會上,根據事先的安排,請了幾位成功的家長作典型發言,介紹好的教育方法。我因勢利導,總結強調:要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感到一種責任。只有一個能承擔責任的人,才是現代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么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
無意間,瞥見小軍的家長,正低著頭認真的聽著。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女教師們的難忘事
下一篇:
課文 豈有“好講”之說
為了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紀律意識和國防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吃苦耐勞、團結拼搏的革命傳統精神...
看著孩子長大,和孩子一起成長是一種幸福的感覺。在孩子長大的日子里,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學習無所不在...
談起孩子的成長,大多數家長的感受是累并快樂著!當你注視著“小不點”自己背著書包上學時,你會深感欣慰;當在人群中發現他...
每一個陪伴孩子成長的故事,最初都堪稱是一場愛的事故,我和女兒Eva在愛中斗智斗勇,在愛中做自己,并相信孩子。這才真正懂得...
談起孩子,大概是每個父母談論最多的話題,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作為父母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愛,從孩子人出生開始,就意味...
清晨看見女兒哼著歌兒蹦蹦跳跳的朝學校而去,如同一只快樂的小鳥兒。要知道,豆子有過厭學的經歷。而現在,女兒每天一副快樂...
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的創造力。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藝術創造的過程。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