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7日上午,我們在越南克馬諾拉網搜山,大約上午10時左右接到去高平的命令,部隊立即向高平方向開拔。天下著毛毛雨,我們二營作為團里的先頭部隊冒雨急行,部隊行至魁況時,已是中午時分。我們所處的位置再往前行必須要通過一個像口大鍋一樣的山坳,有偵察報告:兩側山上有敵人活動。經過商量,首長果斷決定走山坳,命令二營繼續為先鋒在部隊的最前列,從“鍋底”向外突圍。
命令下達的時候,我的老鄉5連一班機槍手楊建忠,拿過我的水壺喝了兩口水,然后對我說:“我的水喝完了,這兩口水算送我的。”說完對我笑笑,揮揮手隨連隊進入戰斗了。我目送楊建忠進他們班里,在離我大概200米左右的地方,他和他的副射擊手一起搶占一個很小的制高點。副射擊手剛架好機槍,還未來得及射擊就被敵人擊中倒下。這時只見楊建忠將負傷的戰友推到一邊,迅速架起機槍向敵人掃射,剛打了一梭子彈,就又被迎面而來的彈雨擊中倒下,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心想完了。就在楊建忠倒下時,敵人的射擊點改變了方向,敵人剛改變方向,楊建忠卻醒了過來,他又堅強地架起了機槍向敵人射擊,敵人的火力馬上又向他壓了過來,楊建忠身中數彈,終于再也沒有醒來。
與我在一班同操作過一門炮的恩施利川籍戰士王龍華身上背著幾十斤彈藥正在待命。被指導員王廷見安排和另一名背著彈藥的戰士上去抬傷員。王龍華來自山區,從小體質不好,平時投手榴彈,拉單雙杠,跑步等經常體力跟不上,但他很執著,不怕吃苦,無論做什么訓練他都比別人練得多,練得苦,用他自己的話說:笨鳥先飛,不能總跟別人后面追。我見他和另一名彈藥手扛著擔架向對面陣地奔去,時而摔在地上爬起來又繼續,下了雨的山坡上很滑,見他爬上去又滑下來,敵人的子彈打得周圍的泥土亂飛,他全然不顧,我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們就這樣艱難地沖進了兄弟連隊的陣地。
不一會,他們抬著一名戰友跌跌撞撞地從對面的山坡上下來。沒多久他面色蒼白的來到我的面前十分悲痛地對我說:吳玉田犧牲了!聽了這話,悲痛猛襲心頭,吳玉田是利川籍和王龍華同年入伍的,新兵集訓和我一個班,個子雖小卻很機靈,和我們才生活了幾個月,因打仗需要,他被調到兄弟連隊擔任通訊員,犧牲前幾十分鐘,背著報話機從我連經過時還活蹦亂跳的,才一會竟然犧牲了。突圍時他們還是我們營的先鋒,他和連長一塊用報話機向上級報告時,頭部被子彈穿過,犧牲時都怒目圓睜,上士在抬他下來時為他撫上雙眼。
經過了幾個小時的戰斗,突圍的形勢仍很緊張。直到下午四點左右,步兵連隊在我連迫擊炮的配合下終于撕開了一道口,幾個步兵連向兩側的山頭進攻,繼續擴大突破口。我們連隊在突圍中也遭到敵人的定點射擊,三排劉殿中等戰友中彈負傷,在保護指導員突圍爬山坡時,我的手也負了輕傷。不幸的是,剛突圍出來,三班三炮手郭良中因體力不支倒下時,將迫擊炮坐板打在指導員腳下,指導員小腿傷得不輕,我只好撐著他繼續前行。整個部隊才突圍出去。
部隊到達指定地點時已是晚上,戰友們帶著疲勞挖下地溝,露宿在雨夜的山坡上。這一天師長的兒子在我團偵察連執行任務時犧牲了,楊建忠、吳玉田等數名戰友犧牲了,很多戰友從此因傷致殘。這一天是我們進戰場以來最難忘的一天。(胡永康)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