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風,滿城的花樹都綻放開來。濃郁的花香從所有的枝柯上向外散發、噴射、彌漫。一時間,整個一座城市都被裹罩在稠釅的香風里。
這是一座“香城”。這是我深深愛著的故鄉咸寧。
在中國偌大的版圖上,咸寧是一座小城,1998年才撤地設市。然而,這座新興的城市,以她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卓爾不群的特質迅速崛起于荊楚之南,成為武漢“8+1城市圈”中一顆明耀之星。作為名聞遐邇的“中華桂花之鄉”,歷經六百余載,桂樹無論栽植規模、鮮花產量、桂花品質、開發加工,都喜創全國之最。因此,“中國香城”的美名,是非她莫屬的。
“香城”的香,首先在于這香的濃度和廣度。百花園里,眾香國中,桂花以獨有的奇香勝壓群芳。李清照說它是“花中第一流”,宋之問形容它是“天香云外飄”,我則謂之為“天下第一香”。桂花的香,香得濃烈,香得醇厚,香得清雅,香得徹底,香得充滿穿透力,直深入你的肌膚和骨骼,直滲浸到你的心尖尖上。試想,當這種奇香從幾百萬株桂樹上潑灑下來時,整個咸寧該是怎樣的一種“香浴”,該是怎樣的一種消魂!大街是香的,小巷是香的,馬路是香的,廣場是香的,公園是香的,庭院是香的;走向郊外,整個的山,整個的水,都馨香一片;燦燦的陽光是香的,如銀的月華是香的,款款的風影是香的,絲絲的雨腳是香的,路過的云彩是香的,飛過的鳥鳴是香的,飄過的山歌也是香的。
“香城”的名副其實,還在于它一年四季香濃不斷。雖說桂主要在秋季開放,但桂花品種繁多:那季桂,四季都在開花;那月桂,月月都在釋香;即使那金桂、銀桂、丹桂花期有限,但在其未開花的季節,人們只要看一眼那桂樹,仿佛也能嗅到一股股清香。也許,正是有了長時間的孕育蓄待,那桂花開起來才如此濃郁。況且,超市的貨架上,百姓的桌櫥上,那琳瑯滿目的桂花酒、桂花糖、桂花糕,早已把365個日日夜夜薰染得香噴噴。
在“香城”,一切皆香,而最香的還是香城中人。香城人酷愛桂香,每到花盛時節,花農們便持了竹竿,撐開布棚,走進桂林深處,開始收花。薄霧中,曉月里,花瓣紛紛揚揚,那瀟瀟花雨早把人“濕”了個通透,香了個通透。這還只是身上的香,外在的香,細究起來,香城人是從外香到內的。香城人的熱情、赤誠、純潔、善良、堅韌、執著,都是多么馨香的品德啊,香城人的瓣瓣心香與幽幽桂香融成一片,疊加一起,愈加香濃,愈加稠釅。
故鄉咸寧之所以被喚為“香城”,更在于它是一座“吃香的城”。這是一片天賜的寶地,又是一塊開發的熱土。這里資源豐富,交通便捷,開發勢頭正勁,發展速度驚人,成為一個各方面都很“吃香”的新興城市,引人矚目。難怪越來越多的旅游觀光者“聞香”而來,難怪越來越多的投資興業者“逐香”而至。在中國,有以地貌命名的山城、江城,有以氣候取名的春城、冰城,有以出產稱名的煤城、鹽城,有以植物取名的榕城、椰城……獨有我所在的這座城市,是以一種味道賦名的。因而,它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城市,特別誘人品味,越品就越覺得它意味深長……
擁有這座“香城”,成為“香城”的子民,這真是千年的緣分,萬年的福氣。我們沒有理由不自豪,不珍惜,不努力去成為“香城”中的一枝一朵,去妝點滿園芳菲,去散發各自的芬芳。如此,“香城”才能越來越香,“香城”的芳名才能越播越遠。
“香城”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顆星。星移斗轉中,我的故鄉,就這樣恒久彌香;我的“香城”,就這樣永世飄香。(柯于明 作者單位:市文聯)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