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咸魚家 整理/記者 黃柱
在歷史的長河中,河西走廊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文明的光輝。《河西走廊》一書是紀錄片《河西走廊》的官方紙質書,它以宏大的敘事、精美的畫面和深刻的內涵,帶領我們穿越時空,深入領略這片古老土地的輝煌與滄桑,讓我對河西走廊的歷史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悟。
河西走廊,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它見證了無數商隊的往來,承載了不同文明的碰撞與融合。紀錄片中,那些古老的遺跡、殘存的壁畫、斑駁的城池,仿佛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從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開始,河西走廊便成為了中原王朝與西域諸國交流的咽喉要道。此后,無數的使者、商人、僧侶在這條道路上穿梭,他們帶來了中原的絲綢、瓷器、茶葉,也帶回了西域的珍寶、宗教和文化。這種交流是雙向的、多元的,它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借鑒,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河西走廊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歷史的符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榮耀與夢想。紀錄片展現了河西走廊在歷史上的軍事戰略意義,它如同一道堅固的屏障,守護著中原王朝的西北邊疆。從霍去病西征匈奴,到左宗棠收復新疆,河西走廊一直是重要的軍事前沿。這里見證了無數英雄豪杰的壯舉,也承載了無數士兵的鮮血與生命。他們為了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安寧,浴血奮戰,舍生忘死。這種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是河西走廊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繼續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奮斗。
同時,河西走廊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在這里,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吸收,形成了獨特的河西文化。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融合了佛教藝術與中原繪畫風格,展現了多元文化的魅力;河西走廊的音樂、舞蹈、服飾等,都體現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是河西走廊能夠成為文明交匯點的重要原因。它告訴我們,在全球化時代,不同文化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
看完《河西走廊》,不僅是一次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它讓我深刻認識到河西走廊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讓我再度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堅韌與偉大。在今天,河西走廊依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文化價值。我們應該珍惜這份歷史遺產,保護好這片土地上的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河西走廊所蘊含的精神內涵。
河西走廊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也承載著未來的希望。它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讓我們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應以河西走廊為鏡,繼承先輩們的遺志,弘揚愛國精神,促進文化交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一次“風俗史”的寫作嘗試—— 西山永定河的風土與民俗
廣義的中原指今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記漢初天下蕭條,漢廷與眾侯者發出了政治上的封...
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劉江偉張帆崔志堅丁艷初夏時節,焦裕祿干部學院門前的“焦桐”亭亭如蓋,如一把撐開的巨傘,遮蔽出一片沁...
一方面,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文化.可以從文明誕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養成,再到“自在”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三個方面來看...
吳步書(市直)紅船破浪史無前,百載一心鑄夢圓。
如今的河南,經濟總量接近6萬億元,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砥礪初...
劉斌是良渚古城的發現者、發掘主持人,崔勇則是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隊員、南海I號考古發掘領隊……這10位學者將考古報告中的地...
當然對于斷代問題,因為有的涉及學界分歧,筆者認為作為科普和本專科學子的服飾文化讀本,暫不詳解也并非不可。
因此,將運河還原到歷史語境之中,以運河串聯起華北、中原、華東、江南的歷史圖景,構成《偉大的中國大運河》一書的核心理念...
杜甫詩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描繪的就是中線的交通地理,沿江而下,到宜昌或荊州轉向北,過了襄陽之后,沿...
所以,人類的進步,就是水的進步,就是治水的進步,文明的進步,是與水共同的進步。舉目即見魏巍古堰,見證著文明的葳蕤繁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