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旅行時,同房的是位年約五、六十歲的日本婦人。她自我介紹叫洋子,一個人自助旅行走絲路,已搭乘班車和卡車,行南闖北地走了三個多月。
讓人吃驚的還在后頭,她說:“為了能獨自走這趟絲路,我先去沈陽讀了一年漢語,再從沈陽坐火車到北京、北京坐火車來烏魯木齊。”
她“這把年紀”了,還以這種“阿信”的方式旅行,未免太自苦了吧?面對我的訝然,她卻淡然回應:“這怎么算吃苦呢?走絲路是我年輕時的夢想,我是在享受一步步圓夢的幸福啊。”
在烏魯木齊機場,也遇見一位七十多歲,只會用中文講“謝謝”,老得像只弓背蝦的澳州醫師,他獨自旅行,只為親眼看看傳說中“美得像天使藍眼睛”的天池。
后來又從報紙上得知,有34位平均年齡63歲的法國老人,駕著17輛房車,從法國出發,橫越歐亞大陸十多個國家,進入新疆,展開為期90天的絲綢之路環游中國的壯舉。當年紀已78歲的一位老人,光著膀子鉆進車底修車時,一位年輕的中國人問他:“你年紀這么大,應該留在家里享福,干嘛還要這么受苦?”他怡然自得地回道:“我現在就是在享十八歲時‘想’的福啊。”
是啊,人的一生,真正的十八歲雖然只能擁有一次,但“心靈的十八”卻能永遠保有。(新月)
編輯:Administrator